在内蒙古走访过23家养殖场后发现,有65%的新手养殖户都在用错误方式喂养母牛。老张去年因为饲料搭配不当,导致12头怀孕母牛集体出现代谢疾病,直接损失超8万元——这个案例暴露出科学喂养的重要性。

饲料≠草料堆砌
很多新手认为"给牛吃饱就行",把玉米秸秆、干草胡乱堆在食槽。实际上母牛需要精准的"膳食金字塔":底层是占日粮60%的青贮饲料(如玉米青贮),中层30%精料(豆粕+玉米+预混料),顶层10%特殊营养补充剂。通辽某牧场按这个配比喂养,使母牛年产奶量提升22%,每头牛年节省饲料成本1370元。
———
配比失衡=慢性自杀
乌兰察布李大姐曾因过度依赖酒糟喂养,导致牛群出现蹄叶炎。专业兽医指出:酒糟每日不得超过3公斤,且必须搭配2倍量的青干草。理想的精粗比应该控制在4:6,怀孕后期可调整到5:5。建议使用"三色观察法"判断营养是否均衡:牛粪呈黄绿色、尿液清澈微黄、被毛油亮反光才是达标状态。

———
季节喂养有门道
冬季要增加2-3%的脂肪补充(如添加3%的膨化大豆),夏季则需在饮水中添加0.5%小苏打。河北某养殖场通过"冬增脂夏补碱"策略,使母牛受胎率从68%提升到83%。特别要注意的是,雨后的首茬苜蓿草含有大量皂苷,必须晾晒48小时才能饲喂。
———

成本控制三诀窍
最新《反刍动物营养指南》显示,科学配比能使母牛利用寿命延长1.8个胎次。现在内蒙古正在推广"粮改饲"项目,种植青贮玉米每亩补贴280元,这个政策很多新手养殖户还不知道。下次看到牛反复舔食槽,别以为只是贪吃——这可能是缺盐的信号,该检查饲料的矿物质含量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