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糟心事——辛辛苦苦发酵的饲料,打开一看全是绿毛?去年山东养猪户老张就栽在这上头,20吨玉米秸秆全废了,直接损失四万多。今天咱们就唠唠这个让新手抓狂的发酵饲料门道,保准您看完就能避开那些坑。

材料选不对,功夫全白费
先说个冷知识:不是所有秸秆都能发酵!花生秧含油量太高,发酵成功率只有30%,而玉米秸秆能到85%。去年河南李大姐非要拿花生秧做试验,结果整窖饲料发黑发臭。
必备三样神器:
有个绝招教您:把玉米秸秆铡成2-3厘米长,发酵速度能快三天。河北王哥去年这么干,出料时间从15天缩到12天,每吨省了80块人工费。

水分把控是生死线
您知道吗?含水量差5%就能毁掉整批料。黄金比例记好了:
有个土法子测试:抓把原料使劲攥,指缝见水不滴落正好。去年广西养牛户老周就吃了大亏,水分超标导致整窖发霉,赔了六万多。
发酵阶段温度变化表:

| 时间段 | 理想温度 | 危险信号 |
|---|---|---|
| 第1-3天 | 25-30℃ | 超过40℃马上翻堆 |
| 第4-7天 | 35-40℃ | 低于30℃菌群休眠 |
| 第8天后 | 逐渐下降 | 温度回升必出问题 |
开窖取料讲究时辰
您肯定不知道,早上5-7点取料最保鲜!山东某养猪场实测数据:这个时段开窖,饲料PH值稳定在4.2,而中午取料会升到4.8。
保存三大禁忌:
有个省钱妙招:在窖口铺10厘米厚的食盐,防霉效果比塑料布强三倍。内蒙古马场主去年试过,饲料保存期从30天延长到45天。

小编观点
干了八年养殖的老把式跟你说句掏心窝的:新手先从袋装发酵练手,别上来就挖窖。最近发现个神器——带呼吸阀的吨袋,比传统方法省事又安全。听说现在有智能发酵罐能手机监控温度,这玩意儿我下月准备去河北展会现场瞧瞧,要是真靠谱,回来再跟大伙细说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