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养殖新手们,你们是不是总觉得饲料厂品管员就是拿着小本本到处记数字的?大错特错!今天就带你们扒一扒牧原饲料品管员的真实日常——他们可是掌握着生猪口粮安全的"隐形守护者"!

每车原料进场时,品管员可比查户口的还较真。玉米得拿游标卡尺量粒径,豆粕要掰开看有没有霉变颗粒,连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都得拿放大镜瞅。听说去年有个供应商在鱼粉里掺贝壳粉,愣是被品管员用显微镜逮了个正着。
原料检测三大绝活:
饲料从投料到打包要过18道工序,品管员全程带着"找茬"的心态巡查。温度偏差超2℃?立马叫停设备!混合时间少30秒?整批料重新加工!有次粉碎机筛网破了个针眼大的洞,愣是被品管员从饲料颗粒里筛出金属碎屑。

生产过程监控对比表
| 监控项 | 传统方法 | 牧原现用方法 |
|---|---|---|
| 混合均匀度 | 每班抽检1次 | 在线监测仪实时报警 |
| 颗粒硬度 | 手捏判断 | 硬度计每15分钟检测 |
| 霉菌毒素 | 每月送检 | 快检试纸当场出结果 |
你以为饲料打包完就完事了?品管员还得玩"大家来找茬"——随机拆20包饲料,倒进分级筛里晃悠五分钟。去年双十一赶工,有批饲料碎末多0.5%,品管员硬是扣下整批货,急得生产主管直跳脚。
常见翻车现场处理指南:

品管员个个都是"表格狂魔",原料检测记录得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。去年河南暴雨,仓库进水导致部分原料受潮,全靠三年的温湿度记录数据,硬是从保险公司那要回了80%损失。
必填的五大生死簿:
在牧原干过五年的王师傅偷偷告诉我,品管员想混得好得掌握三招:

要我说啊,现在养猪场都在搞智能化,品管员迟早得学会操作近红外检测仪、AI品控系统这些新玩意儿。听说牧原已经在试点用无人机巡查原料堆,这以后要是不会编程,怕是连饲料袋子都摸不着咯!不过话说回来,再智能的机器也替代不了品管员的那股较真劲儿——毕竟,谁也不想让自己家的猪崽子吃上问题饲料不是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