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养殖户老铁们,你们是不是每天看着满仓库的玉米豆粕就头大?想省心省力又怕饲料成本压垮利润?今儿咱们就来唠唠这个让新手抓狂的问题——啥叫全价料?这玩意儿到底是"省事神器"还是"成本杀手"?去年隔壁村张大哥的养猪场就因为用错饲料,三个月赔了二十多万,血淋淋的教训可不能重演啊!

全价料说白了就是给牲畜配好的"四菜一汤",直接把蛋白质、能量、矿物质和添加剂按科学比例打包。就像咱们点外卖不用自己买菜做饭,拆袋就能倒进食槽。主要分四大件:
市场上常见的是颗粒状,像猫粮似的圆圆一粒粒,也有些膨化款更适合幼崽消化。要说最大特点就是省事,特别适合没时间折腾配料的养殖场,但成本嘛...可比自配料每斤贵个四毛八毛的。

| 对比项 | 全价料 | 浓缩料 | 预混料 |
|---|---|---|---|
| 成本(元/斤) | 1.8-2.5 | 1.6-2.0 | 1.2-1.5 |
| 操作难度 | 开袋即用✨ | 要配玉米麦麸 | 得买齐所有原料 |
| 营养把控 | 厂家配方说了算 | 自己调能量饲料比例 | 全程DIY把控 |
| 适用场景 | 万头大厂/新手小白 | 中型养殖场 | 老师傅专属 |
| 保质期 | 6个月(颗粒状防潮) | 3个月(易结块) | 1个月(原料易霉变) |
(数据综合自)
举个栗子,去年李庄养猪场改用全价料后,2000头猪的喂养人工从5人减到2人,但饲料成本每月多掏2万块。这账怎么算划算?得看您养殖规模和行情波动了!
开袋三注意:

饲喂四步走:
有个坑得提醒:千万别图便宜买临期饲料!上个月王集乡的养鸡场用了还有10天过期的全价料,结果鸡群集体拉稀,光是药费就搭进去八千多。
配方盲盒要警惕
有些小厂的全价料看着便宜,实际用小麦替代玉米,能量值直接打七折。教您个检测土法子:抓把料泡水2小时,沉底的是玉米(密度大),飘着的是小麦,比例一目了然。

高温制粒伤不起
全价料生产时要经过70-90℃制粒,这温度会把维生素干掉一半,酶制剂活性剩不到两成。所以长期喂全价料的养殖场,记得每月补充电解多维。
特殊时期要加餐
母猪产仔前两周、肉鸡出栏前20天,建议把全价料和自配料混着喂。比如每天加顿煮熟的南瓜(占日粮15%),能改善肉质还能省饲料钱。
最近行业里冒出个"智能全价料",包装袋里带芯片那种。手机扫码就能看实时营养数据,还能联网调整配方。虽然比普通款贵15%,但据说能把料肉比再降0.2。不过咱普通养殖户还是先观望,等技术成熟了再下手不迟。

个人见解
说实在的,全价料就像智能手机——用着方便但修起来贵。中小型养殖场要是图省事,可以选大厂的全价料;要是规模大又想控成本,不如买台二手搅拌机自己配预混料。关键得算清这笔账:省下的人工费能不能cover多花的饲料钱?今年行情波动大,灵活搭配才是王道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