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老王的饲料厂去年找代工厂贴牌,结果被罚了20万!" 这事在行业里传得沸沸扬扬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讲讲预混料委托代加工的门道,新手老板看完至少能省下三个月试错成本。

"找代工厂是不是给配方就能开工?" 错得离谱!正规流程得走五步棋:
关键点:代工不是甩手掌柜,每月至少要去工厂突击检查两次,重点盯防配料秤校准记录和混合机残留检测数据。

对比三家代工厂报价单发现,低价背后往往藏着要命条款:
| 条款类型 | 新手易踩坑 | 专业规避方案 |
|---|---|---|
| 质量验收 | 只写"符合国标" | 增加企业内控标准:如维生素A含量波动≤±5% |
| 知识产权 | 未明确配方所有权 | 添加"受托方不得留存配方副本"条款 |
| 原料采购 | 允许代工厂自购核心原料 | 限定使用指定品牌维生素(如DSM、巴斯夫) |
| 违约赔偿 | 仅约定产品不合格赔偿 | 增加商誉损失赔偿(按年度销售额10%计算) |
| 保密协议 | 保密期仅约定合同期内 | 延长至合同终止后5年,并约定百万级违约金 |
3里那个血淋淋的案例:河北某企业因没约定"原料替代需书面同意",代工厂私自把进口维生素换成国产货,直接导致5万只蛋鸡减产。
"代加工每吨成本差2000块,秘密全在细节里":

实测数据:采用"主料自购+辅料代采"模式,每吨代工成本直降480元。比如胆碱、石粉这些大宗原料自己批量采购,核心维生素让代工厂按需领用。
"出厂检验合格,到货却出问题?"八成栽在运输环节:
广东李老板的教训:没在合同里约定"到厂复检条款",结果1吨泛酸钙结块料只能自己吃进,亏了8万块。

个人观点:代加工不是简单的生产外包,而是供应链的重构。现在头部企业都在玩"双工厂模式"——自建厂生产核心料,常规料委托三家代工厂分摊风险。记住三不原则:不超过50%产能外包、不签独家协议、不同时更换两家代工厂。这行水太深,新手建议先从小批量试单开始,摸着石头过河总比淹死强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