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五点,山东某饲料厂采购经理老王盯着期货盘面直冒冷汗——昨夜美豆突然暴涨3%,这意味着今天豆粕现货报价至少要跳涨80元/吨。这样的场景正在全国76%的饲料企业上演,2025年中国粮油学会数据显示,豆粕价格单日波动超2%的天数已达147天,较三年前翻了一番。

价格波动背后的推手
就在上周三,广东某贸易商因为没盯住阿根廷天气报告,半天内多付了12万元采购款。当前豆粕定价早已不是简单的供需游戏,而是全球资本、天气、航运等多重因素的角力场。以今天为例:
采购员的三大致命伤
江苏某中型饲料厂上月就吃了大亏:
聪明人的对冲秘籍
浙江某集团化饲料企业摸索出一套"三线作战法":
① 用期货对冲30%用量(锁定基础成本)
② 通过基差点价采购50%(获取弹性空间)
③ 保留20%现货应急(应对突发需求)
这套组合拳让他们在去年价格剧烈波动中,反而实现吨均成本节省28元。更绝的是,他们与油厂签订"浮动定价"合同,当周均价低于3800元/吨时,还能获得1.5%的价格返还。

未来三个月的预警
美国农业部8月报告显示,2025/24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预计降至9800万吨,这是近六年最低水平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气象机构预测今年冬季可能再现拉尼娜现象,这通常会导致南美大豆减产。某期货公司首席分析师提醒:若美豆突破1400美分/蒲式耳,国内豆粕现货或将冲击4200元/吨大关。
章节讨论点
当现货价格与期货基差出现100元/吨以上背离时,是该果断点价还是继续观望?面对油厂的"捆绑销售"策略(买豆粕必须搭售豆油),中小饲料厂该如何破局?欢迎各位采购老手分享实战经验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