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河北老张买了袋"全价料",直接倒进猪槽省心省力。隔壁老王却天天扛着玉米豆粕往搅拌机里倒,非要自己配"预混料+基础料"。这事儿说白了,就跟咱做饭一个道理——全价料像方便面,拆袋就能吃;预混料就像调料包,得配着主食下锅。

全价料配方:
预混料配方:
举个栗子:新希望的全价料直接膨化成颗粒,而大北农的4%预混料需要养殖户自配玉米豆粕。就像买成品家具和宜家组装件的区别,前者省事后者省钱。

| 项目 | 全价料(元/吨) | 预混料+自配料(元/吨) |
|---|---|---|
| 饲料成本 | 3200 | 2800 |
| 人工成本 | 0 | 200 |
| 设备折旧 | 0 | 150 |
| 损耗率 | 3% | 8% |
| 总成本 | 3296 | 3190 |
山东某猪场实测数据:千头规模用预混料年省15万,但50头以下小户反而多花冤枉钱。这就好比批发市场买菜,买得多才划算。
全价料三连杀:
预混料三板斧:

河北养殖大户老李的教训:用全价料遇到猪瘟,想加中药粉剂根本拌不匀,最后只能眼瞅着损失。
全价料制粒时70-90℃高温,会导致:
而自配料现拌现喂,维生素保留率高达95%。但存放超过3天的预混料,维生素A也会月损8%,这事儿就跟鲜牛奶放久会变质一个道理。

说句的话,选全价料还是预混料,关键看三点:养殖规模、技术水平、行情波动。现在智能配料系统越来越普及,能实时调整配方比例,这种新玩意儿值得关注。最近听说正大集团在搞区块链溯源饲料,扫码就能看48项检测记录,这种透明化趋势才是未来。记住,再好的饲料也得会喂,就跟米其林大厨也得会控火候一个理儿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