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豆粕价格飙涨那会儿,环山饲料的刘副总干了件狠事儿——把公司所有期货账户平仓,转头跟牧民签青贮玉米协议。这事儿当时被董事会质疑,结果年底愣是省下2870万采购成本,今儿咱就掰扯明白这位副总裁的独门绝活。

2025年3月那个深夜,采购经理急电说豆粕库存只够撑72小时。刘副总直接杀到内蒙古,三招破局:
✅ 启用战略合作牧场(提前埋下的青贮玉米供应线)
✅ 启动酶制剂替代方案(每吨饲料减少8%豆粕用量)
✅ 发动经销商囤货反哺(用未来三个月折扣换现货周转)

最绝的是跟中粮谈成"浮动定价"协议——价格高于市场价时按九折结算,低价时照单全收。这手风险对冲玩得漂亮,同行还在抢原料时,他们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转。
去年8月暴雨淹了河北工厂,刘副总带着技术团队在宾馆连夜搞出三套应急配方:
结果客户愣是没吃出口感差异,反倒因为成本下降多下了15%订单。这事儿后来被写进MBA教材,成了柔性生产的经典案例。

年初价格战白热化那阵子,五个大经销商被竞品撬墙角。刘副总反其道行之——给留守经销商开通原料联采权,让他们能低价买到公司采购的豆粕、鱼粉。
三方共赢模式:
→ 经销商采购成本降8%-12%
→ 公司获得稳定销售渠道
→ 养殖户拿到更低价饲料
三个月后倒戈的经销商又求着回来,但刘副总立了新规:重新签约的必须押双倍保证金。这招既保了忠诚伙伴利益,又筛掉了墙头草。

上个月我偶然瞥见刘副总的工作日志,发现个惊人规律——每逢行业波动,他必做三件事:
最狠的是他让财务部专门设了行情赌博基金,每年拿净利润的0.5%做高风险套利,去年光在菜籽油期货上就赚了860万。
(数据来源:环山饲料2025年度财报/农业农村部原料价格监测报告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