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首页 > 问答专区 >
母猪产后要做哪些关键防护?

作者:饲界指南 时间:2025-11-06 阅读:213

刚生完崽的母猪突然不吃不喝,你知道哪里出问题了吗?河北保定养殖户老刘就吃过这个亏,去年他家的经产母猪产后第三天突然发烧到41℃,最后查出是胎衣滞留引发的子宫炎。这种情况其实完全能避免,关键得做好五道防护。

母猪产后要做哪些关键防护?

​温度控制是头等大事​
产房温度保持在22-25℃最理想,特别是冬季取暖时,地面温差不能超过3℃。有个简单检测方法:把温度计平放在产床角落,与母猪躺卧区对比读数。去年山东农大的实验证明,​​温差超过5℃会导致仔猪腹泻率上升40%​​(数据来源:《中国畜禽健康养殖规范》)。


​产后六小时观察表​
这个阶段最容易被忽视的细节:

  1. 每隔2小时检查外阴分泌物颜色(正常为淡红色)
  2. 记录首次排尿时间(超过8小时要警惕尿闭)
  3. 监测呼吸频率(每分钟18-25次为正常值)

辽宁某猪场的监测数据显示,​​产后6小时内补液的母猪,乳腺炎发病率降低62%​​。补液配方很简单:温水1000ml+葡萄糖50g+食盐9g,分三次喂服。

母猪产后要做哪些关键防护?

​营养补充的黄金72小时​
别急着喂精饲料!分娩当天应该这样安排:
→ 第1餐:麸皮汤(500g麸皮+5g食盐+2000ml温水)
→ 第2餐:添加益生菌的稀粥
→ 第3餐:逐步加入青绿饲料

重点来了:​​产后三天内蛋白质摄入量要控制在14%以下​​,过高容易引发乳房水肿。这个细节很多新手都会忽略,结果导致母猪恢复慢,奶水也不足。


​消毒防菌的五个死角​
产房消毒不是洒洒石灰水那么简单:
• 料槽凹槽处(细菌浓度最高)
• 饮水器出水口(每毫升水菌落数可达3000+)
• 母猪蹄叉缝隙(容易藏匿链球菌)
• 保温箱顶棚(冷凝水滋生霉菌)
• 接产人员指甲缝(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源)

母猪产后要做哪些关键防护?

江苏动检站的抽查报告显示,​​规范消毒的猪场,产后感染率能控制在3%以下​​,而随便消消毒的场子,感染率高达27%。


​容易被忽视的应激管理​
产后母猪的听力比平时敏感3倍,这些声音要避免:

  • 金属碰撞声(食盆掉落最危险)
  • 仔猪尖叫(超过80分贝会引发母畜焦虑)
  • 突然的强光照射(特别是夜间巡查用手电筒)

有个实用技巧:在产房播放轻音乐(音量控制在40分贝左右),能显著降低母猪的皮质醇水平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做的对比试验证明,​​音乐组的母猪日均采食量比对照组多0.8公斤​​。

母猪产后要做哪些关键防护?

说实话,现在很多养殖户把重心都放在仔猪身上,反而忽略了母猪这个"生产机器"的维护。就拿产后护理来说,每多投入1元的防护成本,能避免后期至少10元的治疗费用。下次看到母猪产后食欲不振,别急着打针输液,先检查产床温度是不是忽高忽低,料槽边角有没有霉斑——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,往往才是问题的根源。
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
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wenda/71793.html

标签: 母猪,产后
Copyright ©2019-2024 好饲料网https://www.haosiliao.com/ 网站地图 豫ICP备202408714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