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的养殖户老张盯着配方表直犯迷糊:“玉米豆粕能量含量都是16MJ/kg,凭啥有人说玉米更顶饱?”如果你也和老张一样分不清能量差异,这篇文章用大白话讲透玉米豆粕的能量密码。

“为什么说玉米是能量饲料之王?”
能量含量说白了就是饲料能提供的热量,用“兆焦/千克”(MJ/kg)衡量。玉米豆粕看似数值接近(玉米约16MJ/kg,豆粕约15MJ/kg),但实际应用差异显著:
真实案例:山东某猪场用豆粕替代20%玉米后,育肥猪日增重下降30克,但饲料成本每头节省8元。
“是不是能量高的饲料就一定好?”
别被数值迷惑,这三个指标更重要:

重点提醒:豆粕能量虽低,但配合玉米使用时能提升蛋白质利用率,这就是“能量-蛋白协同效应”。
“豆粕添加量是不是越多越好?”
看这张表就懂(数据来自农业农村部2025指南):
| 生长阶段 | 玉米占比 | 豆粕占比 | 能量利用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保育猪 | 55% | 25% | 82% |
| 育肥料 | 65% | 18% | 89% |
| 妊娠母猪 | 70% | 12% | 85% |
自问自答:
问:豆粕价格比玉米低时该多喂吗?
答:分两种情况——

技巧1:看体脂变化调比例
技巧2:利用副产品降成本
技巧3:避开“能量陷阱”

最后提醒:去年某上市公司试验发现,在豆粕中添加0.5%脂肪酶,能量利用率提升7%,相当于每吨饲料多产生136MJ能量。新手与其纠结配比,不如先学会用酶制剂提升现有饲料效能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