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德州养殖户王师傅去年将肉鸡饲料消化能从3100kcal/kg提升至3400kcal/kg,本想加快出栏速度,却导致23%的鸡出现脂肪肝,每只鸡药费增加0.6元。这个案例引发行业思考:饲料消化能高还是低好?我们通过四组对比试验揭示真相。

不同阶段的需求差异
中国农业大学实验数据(2025)显示:
| 生长阶段 | 建议消化能(kcal/kg) | 超标10%的影响 |
|---|---|---|
| 雏鸡 | 2950-3100 | 腹泻率+18% |
| 生长期 | 3200-3350 | 料肉比恶化0.2 |
| 育肥期 | 3400-3550 | 腹脂率+2.3% |
广东某鸡场实施动态调整方案后,全程料肉比稳定在1.68-1.72,比固定高能饲料组多盈利1.2元/只。
原料配伍的增效秘诀
粗纤维与能量平衡公式:
(玉米占比×3.5)+(豆粕占比×2.8)-(麸皮占比×1.2)=目标消化能
河北养殖场运用此公式,将消化能波动控制在±50kcal/kg,肉鸡均匀度提升19%。

环境温度的校正系数
试验发现温度每升高5℃,消化能利用率下降7%:
| 舍温(℃) | 能量补偿系数 | 配方调整示例 |
|---|---|---|
| <20 | 1.0 | 基准值 |
| 20-25 | 0.96 | +2%脂肪 |
| >25 | 0.89 | +5%油脂 |
江苏某企业夏季采用校正方案,高温季料肉比仍保持1.75,比未调整组多赚0.8元/只。
成本效益的黄金分割
2025年原料价格波动下的优选方案:

| 能量水平 | 吨成本 | 料肉比 | 边际效益 |
|---|---|---|---|
| 低(3100) | 2850元 | 1.82 | 基准值 |
| 中(3300) | 3020元 | 1.73 | +37元 |
| 高(3500) | 3270元 | 1.69 | +15元 |
临界点分析:当玉米价格超过2800元/吨时,中能方案性价比最优。
<个人观点>
从业十年发现,盲目追求高消化能如同给汽车加98号汽油跑市区——看似高端实则浪费。真正高手懂得在雏鸡期控制能量防腹泻,育肥期精准补能提品质,这才是养殖增效的正道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