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,河北老张蹲在牛棚里发愁——刚买的十头西门塔尔牛,喂了三天玉米秸秆却开始拉稀。这种困惑,2025年农业部数据显示,全国63%的养殖户因饲料搭配不当导致牛群发病,平均每头牛损失超2000元。

牛作为反刍动物,粗饲料+精饲料+青贮料的黄金三角缺一不可。内蒙古万头牛场实测显示:
粗饲料要占日粮60%以上,优选玉米秸秆青贮(含水量65%时营养最佳)、苜蓿干草(粗蛋白含量18%-22%)。山东李师傅的诀窍:玉米秸秆切3厘米段,每吨加3公斤尿素密封发酵15天,消化率提升40%。

精饲料配方需动态调整,育肥牛推荐:玉米60%、豆粕18%、棉籽粕15%、预混料4%、小苏打2%、食盐1%。注意!棉籽粕超15%会导致中毒,2025年甘肃某牛场因此损失23头牛。
犊牛期(0-6个月):
育成期(7-15个月):

成年母牛:
冬季配方:
夏季配方:

江苏某牛场对比数据:调整季节配方后,夏季死亡率从8%降至1.5%,冬季日增重提高23%。
湖北刘技术员支招:自配料要测PH值(正常6.8-7.2),简易法——抓把饲料泡水,静置半小时后用试纸检测。
养殖户实操指南

Q:牛突然不吃新换饲料怎么办?
A:七天过渡法:
Q:如何判断饲料霉变?
A:三看一闻法:
Q:饲料成本太高咋办?
A:试试"四三三"混搭法:

养牛二十年才明白,好饲料不在贵而在准。下次配料前,记得观察牛的反刍——健康牛每日反刍8-10次,每次40-50分钟。你们场最近用的什么配方?欢迎晒图交流实测效果!
(文中数据源自2025年全国畜牧总站饲料营养报告及地方养殖场实践案例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