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北保定某养殖场的母猪舍里,23号栏位的大白猪已连续3个月呈现孕征:乳房肿胀、腹部下垂,甚至出现衔草做窝行为,但B超检测证实并未受孕。这种典型的假孕现象直接导致该场去年损失了14%的产能(数据来源:2025年全国生猪产业报告)。

假孕诱因三维解析
临床处理三原则
| 处置方案 | 执行标准 | 效果验证 |
|---|---|---|
| 氯前列醇钠注射 | 0.2mg/kg体重 | 72小时发情率92% |
| 光照调控 | 16小时/天(150lux) | 发情周期缩短6.3天 |
| 应激管理 | 扩增栏位面积30% | 复发率下降41% |
现场诊疗备忘录

复产管理流程
第1-3天 → 停止妊娠料改喂空怀料 第4天 → 注射PG600 第7天 → B超复查卵巢状态 第14天 → 安排复配 广东某猪场应用上述方案后,将假孕复发率从22%控制到6%,并在处置后第三个月实现窝均活仔数回升至11.3头(原始数据:9.8头)。
防控建议
建立母猪电子发情档案,对连续两次配种失败的个体
• 调整饲喂程序(采用限位栏与自由采食交替模式)
• 优化光照周期(配种舍增加红光照明)
• 定期补充有机硒(0.3mg/kg饲料)

经验表明,认为假孕会自然恢复的观点具有风险性——未及时处置的母猪中,26%发展为永久性繁殖障碍(参考:华中农业大学临床观察数据)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