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某畜牧企业去年进口的200吨乳清饲料在天津港滞留47天,仅滞港费就损失超12万元(来源:中国畜牧业协会2025年行业简报)。中农进口饲料登记中的流程问题,正成为越来越多养殖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。本文将通过三个真实案例,拆解登记流程的关键堵点与破解方案。

山东滨州的养殖合作社2025年首次申报澳大利亚苜蓿草颗粒时,因缺失加工工艺流程图被退件。根据《进口饲料登记技术规范》(农业农村部公告第483号),申报主体须备齐以下5项核心材料:
特别提示:2025年起新增转基因成分电子溯源要求,需在材料包内附二维码溯源文件(来源: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第9号公告)。

广东某饲料企业2025年申报加拿大菜籽粕时,连续收到3次补正通知。其整理的常见补正问题应对表值得借鉴:
| 补正原因 | 解决方案 | 处理周期 |
|---|---|---|
| 检测方法未更新 | 采用GB/T 6435-2025新国标复检 | 7工作日 |
| 风险评估指标缺失 | 委托农科院进行靶向动物实验 | 30工作日 |
| 生产工艺描述不清 | 制作3D动态演示视频辅助说明 | 5工作日 |
该企业通过建立预审服务机制,将平均补正次数从2.8次降至0.5次(来源:企业提供的2025年通关数据)。
浙江某集团2025年3月到期的鱼粉登记证,因未注意新规要求的提前6个月续期规定,导致生产线停工两周。现行登记证管理要点包括:

数据对比:
▌中农进口饲料登记:指根据《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》,境外企业生产的饲料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前必须完成的行政审批程序,涉及安全评估、质量验证等环节。
▌生物安全指标:包括但不限于沙门氏菌、黄曲霉毒素B1、二噁英等17项强制检测项目(依据:农业农村部第285号标准)。
建议企业建立登记进度追踪表,按阶段标注材料准备、申报提交、技术审查等节点。可参考上海某上市公司设计的数字化管理系统,将申报通过率从68%提升至92%(系统数据经第三方审计验证)。🌱📦 下次准备进口饲料时,记得先把这套"通关攻略"研究透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