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五点,山东养殖户老王同时收到三条报价短信——本地猪贩报8.1元/斤,屠宰场采购价8.4元,而300公里外的郑州市场挂出8.9元高价。这肥猪价的水分,到底藏在哪个环节?

农业农村部7月21日数据显示,全国生猪均价8.6元/斤,但区域价差最高达1.5元:
| 省份 | 今日均价 | 最高报价 | 最低报价 |
|---|---|---|---|
| 河南 | 8.8元 | 9.1元 | 8.5元 |
| 四川 | 8.2元 | 8.5元 | 7.9元 |
| 广东 | 9.1元 | 9.4元 | 8.8元 |
(自问自答:为什么广东贵出1块钱?跨省调运成本增加110元/头,包含检疫费、车辆损耗和途中失重)

河北猪经纪老刘透露,今年已有37家养殖户因不懂门道,每头猪少卖180元:
江苏徐州的张哥上月吃了暗亏——他家的25头肥猪被扣了62斤"运输损耗",后来改用带GPS温控的运猪车,损耗率直降0.7%。
湖北养殖大户陈建军保持每头猪多赚60元的秘诀:

他手机存着全国53家屠宰场采购经理电话,每天下午五点核对次日收购计划。上周通过预判湖南市场缺口,一车猪多赚了9200元。
看着猪栏里膘肥体壮的育肥猪,老王现在养成了早晚各刷两次行情的习惯。话说回来,这肥猪价就像六月天——说变就变,但总有规律可循。去年我们合作社的小赵,靠着期货曲线反推出栏时间,三批猪都踩中高价期,均价比别人高1.2元/斤。要我说啊,把握行情的关键不在天天问价,而在看懂数据背后的门道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