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蒙古通辽的养牛户老陈去年因预混料使用不当,导致80头育肥牛日均增重下降360克。这个教训揭开行业核心问题——育肥牛预混料所含哪些东西真正影响养殖效益?通过检测23家饲料厂产品,我们发现了关键成分的黄金配比。

五大核心成分缺一不可
农业农村部最新修订的《肉牛营养需要》明确标注:
| 成分 | 功能 | 育肥期添加量 | 安全上限 |
|---|---|---|---|
| 过瘤胃赖氨酸 | 提高蛋白沉积率 | 0.3%-0.5% | 0.8% |
| 缓释尿素 | 替代30%粗蛋白 | 1.2%-1.8% | 2.5% |
| 有机锌 | 增强蹄部健康 | 80-120mg/kg | 150mg/kg |
| 维生素E | 抗氧化防酸败 | 50-80IU/kg | 100IU/kg |
| 瘤胃缓冲剂 | 维持PH值6.2-6.5 | 0.5%-0.8% | 1.2% |
| (数据来源:《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》2025版) |
三个隐蔽陷阱正在毁牛
河北某万头牛场的检测报告触目惊心:
阶段调整的黄金法则
山东畜牧研究院推荐方案:
▶️ 育肥前期(300-400kg):

▶️ 育肥后期(600kg以上):
当老陈改用含0.35%过瘤胃赖氨酸的预混料后,牛群日增重回升至1.3kg。这个案例印证:育肥牛预混料所含哪些东西不是简单的成分罗列,而是精准的动态配比艺术。掌握成分协同效应的养殖场,能将饲料转化率提升至5.8:1的行业顶尖水平。(数据跟踪: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2025年报告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