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,河南新乡某养殖场技术员老李发现,3号育肥舍的猪群中有23头出现喷射状水样腹泻,地面上的粪便泛着诡异的绿色荧光。经快速检测,轮状病毒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(ETEC)混合感染阳性率高达87%。育肥猪持续拉稀怎么办?抓住发病后24小时黄金窗口期,能避免每头猪日均减重300克的惨重损失。

①粪便性状比对
• 墨绿色黏液便:魏氏梭菌感染特征
• 黄白色絮状便:传染性胃肠炎病毒
• 血色水样便:猪痢疾密螺旋体
②体温监测
电子耳标数据显示,感染猪体温波动呈现:
✓ 病毒性:39.5-41.2℃骤升骤降
✓ 细菌性:持续40.5-41.5℃
✓ 寄生虫:体温正常但消瘦明显

③饮水追溯
该猪场发现漏水饮水器周边发病率达92%,水质检测显示大肠杆菌群超标1600CFU/ml(国标≤100CFU/ml)。
第一步:肠道黏膜保护
蒙脱石(3kg/吨料)+ 谷氨酰胺(1kg/吨料)混合投喂,形成物理-化学双重屏障。江苏某集团猪场实测显示,腹泻频率降低68%。
第二步:病原精准打击
根据检测结果选择:
• 病毒性:干扰素(200万IU/头)+ 黄芪多糖(5g/L饮水)
• 细菌性:硫酸新霉素(0.02%饮水)+ 益生菌(1×10^9CFU/g)

第三步:电解质平衡
配制口服补液盐(配方比例):
| 成分 | 浓度 | 功能 |
|---|---|---|
| 葡萄糖 | 20g/L | 能量供应 |
| 氯化钠 | 3.5g/L | 维持渗透压 |
| 碳酸氢钠 | 2.5g/L | 纠正酸中毒 |
| 氯化钾 | 1.5g/L | 预防肌无力 |
环境参数控制
▶ 饮水温度:恒温22℃(温差>3℃刺激肠道)
▶ 地面湿度:<65%(电子湿度计实时监测)
▶ 空气流速:0.2m/s(避免贼风直吹腹部)
饲料调整策略
• 降低粗蛋白2个百分点(18%→16%)
• 添加0.5%酸化剂(柠檬酸与富马酸3:1)
• 粉碎粒度调整至650μm(过粗过细均致腹泻)

山东某养殖场改造饲喂系统后,腹泻率从月均23%降至5%(2025年生产数据)。
黏膜免疫激活方案
• 后海穴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-流行性腹泻二联苗
• 饲料添加β-葡聚糖(0.1%)+ 维生素A(15000IU/kg)
生物安全强化
✓ 入场通道设置55℃热水靴消毒池
✓ 转运车辆用戊二醛-季铵盐复合消毒剂处理
✓ 病死猪解剖需在专用负压解剖台进行

十年实战洞察
发现持续性腹泻要优先排查水源——某猪场因水线生物膜未及时清理,导致反复感染,更换PVC管道后发病率直降83%。有个实用技巧:用内窥镜检查猪直肠黏膜,健康猪呈粉红色天鹅绒状,病变猪会出现充血或溃疡灶。
关键数据备份
• 及时干预可使料肉比改善0.3(从3.1→2.8)
• 腹泻超72小时的猪生长停滞率高达91%
• 安装恒温饮水系统可降低37%的肠道应激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