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养殖户老张永远记得那个闷热的六月清晨——28头育肥猪突然集体倒地,耳尖渗出暗红血珠,最终抢救无效死亡。尸检报告显示,这群猪的红细胞压积(HCT)仅有17%,远低于正常值35%,罪魁祸首正是附红细胞体(血虫)。这个惨痛案例揭开了一个关键问题:如何快速识别并应对猪血虫病?

基础认知:典型症状识别
急性血虫病发作时,猪皮肤会出现针尖状出血点,尤其集中在耳廓内侧与腹股沟处。体温呈现"马鞍型"波动:初期升至41.5℃,12小时后骤降至37.8℃,随后再度回升。河南某实验室的显微观察显示,染病猪每微升血液含虫量超5000个时,眼结膜会呈现特征性黄染。
诊断技巧:三步验证法
广西兽医站推广的现场诊断流程值得借鉴:
去年湖南爆发的疫情中,采用该流程的养殖场误诊率降低67%。但要注意——亚急性病例可能仅表现为饲料转化率下降,需结合每月血常规检测。

应急处置:黄金三小时
江苏某万头猪场的抢救记录显示:
→ 首小时:肌注长效土霉素(20mg/kg)
→ 第二小时: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铁(150mg/头)
→ 第三小时:口服补液盐(含0.1%维生素C)
该方案使重症猪抢救成功率从23%提升至81%。关键要控制继发感染——山东案例表明,添加5%磺胺间甲氧嘧啶可降低混合感染率58%。
| 病程阶段 | 核心指标 | 处置要点 |
|---|---|---|
| 潜伏期 | 红细胞压积<28% | 饲料添加0.02%阿散酸 |
| 发作期 | 体温波动>3℃ | 禁止使用退烧药 |
| 恢复期 | 日增重<400g | 补充有机硒制剂 |
防控体系:三维阻断策略
江西某生物安全示范场的经验值得推广:
① 环境控制:安装60目纱窗,切断蚊蝇传播
② 器械消毒:注射器严格单圈使用
③ 药物预防:每月饲喂3天四环素类药物

实施该体系后,猪群年发病率从35%降至3%。但需注意——长期使用同种抗生素会使虫体耐药率年增12%,建议每季度轮换用药方案。
特殊案例处置
妊娠母猪感染血虫时,山西某养殖场采用静脉注射乙酰甲喹(5mg/kg)配合输血治疗,成功保住86%的胎儿。而仔猪病例中,河北某养殖户用0.1%的吖啶黄溶液腹腔注射,使哺乳仔猪存活率提升至93%。
最新研究显示,感染血虫的猪只即使康复,其生长性能仍会受损15%-20%。 建立每月抽检制度至关重要——每百头猪取3份血样镜检,年检测成本仅120元,却能避免数万元损失。下次发现猪群毛色发黄时,不妨先做个简单的耳静脉按压试验,这可能就是拯救整群猪的关键动作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