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十一点,山东养殖户刘姐发现刚分娩的母猪体温飙至41.5℃,乳房红肿发烫,三头仔猪饿得直叫——这正是典型的母猪下猪后发热怎么办紧急状况。据《中国畜牧兽医》2025年统计,产后发热导致母猪淘汰率高达18%,但及时正确处理可挽回85%损失。

发现母猪体温升高时,先做三项关键检测:
体温与病因关联数据:
| 体温区间 | 常见病因 | 死亡率 |
|---|---|---|
| 39.5-40℃ | 生理性发热 | 2% |
| 40.1-41℃ | 子宫内膜炎 | 15% |
| >41℃ | 败血症 | 38% |
2025年河北某猪场将败血症误判为普通发热,延误治疗导致6头母猪死亡,直接损失超8万元。

根据确诊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:
1. 感染性发热(占比67%)
→ 注射头孢噻呋钠(5mg/kg)+ 氟尼辛葡甲胺(2mg/kg)
→ 0.1%高锰酸钾溶液子宫灌注(38℃温水配制)
2. 生理性发热(占比28%)
→ 物理降温:颈部冷敷+直肠灌注常温电解质水
→ 饲喂麸皮汤(麸皮:水=1:5)

3. 营养性发热(占比5%)
→ 静脉注射10%葡萄糖酸钙(150ml/次)
→ 添加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(10ml/天)
治疗成本对比表
| 处置方案 | 单次成本 | 见效时间 | 复发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传统退烧针 | 18元 | 4小时 | 42% |
| 靶向联合用药 | 35元 | 2小时 | 12% |
| 营养支持疗法 | 27元 | 6小时 | 8% |
降低发热概率需做好三点:

广东某猪场实测数据:
实施系统化管理后,产后发热率从31%降至7%,年均多存活仔猪23头/母猪。
Q:能否使用人用退烧药?
A:禁用!布洛芬会导致猪胃溃疡,2025年湖北某养殖户因此损失3头母猪。
Q:发热期间要隔离仔猪吗?
A:必须立即隔离,用代乳粉人工喂养,避免交叉感染。

Q:如何判断母猪恢复情况?
A:观察采食量恢复至分娩前80%、24小时内体温波动<0.5℃为康复标志。
恶露:产后子宫排出的混合物,含血液、黏液及胎盘残留物
败血症:病原菌侵入血液引发的全身感染,体温常达41℃以上
氟尼辛葡甲胺:非甾体抗炎药,兼具解热镇痛作用
江苏养殖户王师傅通过精准处置,将产后发热死亡率从19%降至3%。记住:应对母猪下猪后发热怎么办的核心是【快诊快治】,就像消防员救火——早一分钟控制火势,就多一分生存希望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