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?去年我隔壁老张家的母猪集体流产,兽医一查——好家伙!猪舍温度计显示才15℃,老张还嘴硬说"猪皮厚不怕冷"。今天咱们就仔细说说,新手最容易栽跟头的温度问题。

这事儿得从母猪的生理特点说起。正常母猪体温在38.5-39.5℃,但环境温度要是低于18℃就会出问题。去年我们村王婶家的母猪,就因为舍温降到16℃,产仔时体力不支,6头小猪活活憋死在产道里。
三大致命影响:
前两天有粉丝问我:"刚买的三头怀孕母猪该咋调温?"看这张表最明白:

| 母猪类型 | 推荐温度 | 致命温度区间 | 数据来源 |
|---|---|---|---|
| 怀孕母猪 | 18-22℃ | <15℃或>25℃ | 广西农业农村厅 |
| 哺乳母猪 | 20-22℃ | <18℃ | 中国农科新闻 |
| 待产母猪(产前3天) | 25℃ | <22℃ | 今日头条案例 |
注意看!同样是怀孕母猪,广西的数据是18-22℃,但宁夏的研究显示16-20℃更合适。这个差异主要跟南方湿冷、北方干冷的气候有关。像我们长江流域,最好取中间值20℃左右。
上个月去学员小李的猪场,差点没把我气死——用沥青铺地面说是"防水"。这里给大伙提个醒:
去年帮老刘改造猪舍,2000块钱搞定200㎡,这里分享三个实惠方案:

方案A:塑料大棚法(适合南方)
方案B:地暖改造法(北方专用)
方案C:生物发酵床

最近发现个野路子——用废旧电热毯铺在产床下,记得外面包层防水布。去年冬天零下10℃时,实测局部温度能保持22℃。
这就涉及到"有效温度"概念了。上次去参观现代化猪场,人家墙上挂着个计算公式:
体感温度=实测温度-风速(m/s)×3+垫料厚度(cm)×0.5

举个例子:如果舍温20℃但有0.5m/s漏风(常见门缝漏风),实际体感温度只有18.5℃。这就是为什么明明温度计达标,猪还是扎堆的原因。
说到这想起来,有些新手喜欢用大功率暖风机,结果导致猪舍前热后冷。正确做法是在过道装循环风机,搭配湿度控制器使用。去年张老板花了2万装的地暖,就因为没配湿度控制,导致呼吸道疾病暴发,真是得不偿失。
小编观点:
其实温度控制就像谈恋爱,得用心感受不能光看数字。建议新手每天早晚各测三次温度,记录不同区域的温差。记住,母猪舒服了才会给你生金猪崽,这个道理走到哪都说得通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