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经常看着饲料包装袋上的"1%、4%、5%"这些数字发懵?明明都是预混料,为啥比例差一点价格能差那么多?上个月隔壁老王家的猪场用了5%预混料,结果成本涨了饲料槽里还总剩渣子,这到底咋回事?今天咱们就仔细讲透这个百分比的门道。

先给你们看个真事。去年我们村老张家买了批1%的蛋鸡预混料,结果三个月下来产蛋率不升反降。后来技术员一查才发现,人家那个1%是给大型饲料厂做核心料用的,他直接拿来配玉米麦麸,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本不够。说白了,预混料百分比不是越高越好,得看你咋用。
搞清楚三个基本概念你就成功一半了。首先是核心料,这玩意相当于浓缩精华,1%那种必须搭配豆粕、鱼粉这些蛋白质原料用。然后是常规预混料,4%、5%这种已经掺了载体,直接跟能量饲料混合就行。最后这个载体可讲究了,好点的用次粉、石粉,黑心商家可能用稻壳粉凑数。
这里有个新手常踩的坑:以为百分比代表营养浓度。实际上4%预混料里可能30%都是载体,真正起作用的微量元素可能不到1%。这就好比你去买奶茶,看着杯子里全是冰块,实际奶茶量少得可怜。

咱们具体说说不同比例怎么配。拿养猪来说:
最近有个数据挺有意思,2025年行业调查显示用4%预混料的养殖场,饲料转化率比用5%的高出12%,但每斤成本反而低8毛钱。为啥会这样?因为5%的预混料里多出来的那1%基本都是膨润土这类没营养的载体。
说到实操环节,重点记这三点:

现在回答开头老王的问题。他家猪不吃剩料是因为5%预混料里载体过多,适口性差。解决方案很简单:要么换4%预混料,要么在配方里多加2斤糖蜜。
最后说点大实话。新手别盲目追求高档预混料,4%的完全够用。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"进口多维"、"纳米技术",八成是噱头。记住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%,这里省下的都是纯利润。下次买预混料时,先问卖家要配方表,载体超过30%的直接pass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