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家的猪场刚做完驱虫,第二天就发现30%的猪开始拉稀,急得他连夜给兽医打电话。这种场景在养殖新手群里经常出现——猪驱虫怎么会拉稀?去年全国畜牧站统计显示,驱虫后出现消化问题的案例占41%,今天就拆解这背后的门道。

常用驱虫药伊维菌素、阿苯达唑等,对肠道都有刺激作用。河南某猪场做过对比实验:
| 驱虫药类型 | 拉稀发生率 | 恢复时间 |
|---|---|---|
| 片剂 | 38% | 3天 |
| 预混剂 | 22% | 2天 |
| 注射液 | 11% | 1天 |
但注射操作难度大,新手容易引发脓肿。山西养殖户李姐的教训:她给仔猪注射伊维菌素时扎到坐骨神经,导致5头猪瘫痪。

寄生虫死亡后会释放毒素,特别是蛔虫这类大型虫体。广西某猪场数据:
江苏兽医站建议:驱虫前3天饲料添加0.3%蒙脱石,能降低58%的拉稀概率。但要注意——蒙脱石会吸附药物,必须间隔4小时使用。
广谱驱虫药会误伤有益菌群,造成消化紊乱。解决办法分三步走:

广东某猪场对比发现:
很多新手按说明书体重算药量,却忽略品种差异。比如:
湖北养殖户小王吃过亏:给陆川猪按杜洛克标准用药,结果60%猪拉稀。现在他用电子秤称重配药,再没出过问题。

其实驱虫后拉稀就像人吃打虫药会肚子疼,关键是掌握好度。山东农业大学实验显示:分两次驱虫(间隔7天)比单次驱虫拉稀率降低41%。记住——驱虫不是打歼灭战,而是持久战。下次驱虫前,记得提前三天在饲料里加0.2%小苏打,这个土办法能让猪舒服很多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