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秋天,山东威海的老张蹲在参圈边发愁:"塘底都长出青苔了,海参饿得直啃石头!"眼看着隔壁老王家用发酵饲料养出的海参又肥又大,他咬牙照着配方试了三个月。如今他家的参圈不仅没青苔,出参量还涨了30%。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神奇的海参发酵饲料怎么做。

老张最初照着网上的配方总失败,后来发现大叶菜占比最关键。现在他家的黄金比例是:
去年冬天他做过对比试验:
| 配方类型 | 投喂量(kg/亩) | 海参增重率 | 塘底青苔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传统饲料 | 15 | 18% | 45% |
| 发酵饲料 | 10 | 32% | 8% |
1️⃣ 粉碎搅拌
把晒干的大叶菜用铡草机切碎到0.5cm长短,和豆粕、麸皮等原料混合。重点:玉米面要最后撒在最上层,像给蛋糕撒糖霜似的,这样发酵更均匀。

2️⃣ 菌液活化
取500g红糖兑40℃温水,加入发酵剂搅拌成蜂蜜状。老张的秘诀是加两勺米酒,他说:"就像发面放老面头,发酵速度快一倍!"
3️⃣ 湿度把控
边搅拌边加水,直到抓起饲料握紧能成团,松开就散开。记住:湿度计显示55%最佳,太干会发酵失败,太湿易发霉。
4️⃣ 密封发酵
用旧棉被裹紧塑料桶,放在朝南的墙角。每天中午掀开被子搅拌1次,就像给面团排气。第三天闻到酸香味,说明海参发酵饲料怎么做成功啦!

5️⃣ 颗粒加工
用二手颗粒机压制成黄豆大小的颗粒,这样投喂时不会被水流冲散。老张算过账:自制颗粒成本比市售饲料低40%。
⚠️ 错把馊味当酸香
去年隔壁村老李的饲料发臭还硬喂,结果海参集体绝食。正宗的发酵饲料应该有泡菜坛子的清香味,带淡淡酒香。
⚠️ 忽视温度波动
春季昼夜温差大时,要把发酵桶放在泡沫箱里保温。老张的土方法是垫两片电热毯,温度恒定在25-30℃。

⚠️ 过量投喂
虽然发酵饲料好消化,但每天投喂量别超过海参体重的3%。建议分早晚两次投喂,就像给人少食多餐。
大叶菜:学名石莼,海边常见的绿藻,晒干后粗蛋白含量达18%,是天然的膳食纤维来源。
豆粕(bó):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,含40%以上植物蛋白,但需发酵降解其中的抗营养因子。

麸皮:小麦加工副产品,富含B族维生素,在发酵中扮演"助燃剂"角色,促进微生物繁殖。
蛎壳粉:牡蛎壳研磨而成,含38%钙质,能增强海参骨板硬度,预防软体病。
看着自家参圈里肥嘟嘟的海参,老张现在逢人就念叨:"海参发酵饲料怎么做?记住三要点——原料配比要精准、温湿度控制要细心、投喂方法要科学!"这法子不仅救活了他的参圈,去年还帮村里20多户养殖户增收了百万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