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渭北高原的果农老王去年吃了大亏——开春后80亩苹果园爆发虫灾,经植保专家诊断,祸根竟是隐藏在树皮下越冬的苹小卷叶蛾蛹。这个案例揭开关键谜底:苹小卷叶蛾以什么越冬直接影响次年虫口基数,掌握其越冬规律可减少35%以上防治成本(数据来源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5年虫害调研报告)。

这种害虫越冬形态为2-3龄幼虫,主要藏匿在:
越冬幼虫在次年3月日均温达8℃时开始活动,此时是防治黄金期。河北石家庄果园2025年的实践证实,在惊蛰前后实施两项措施:
• 树干涂抹粘虫胶(宽度≥15cm)
• 悬挂性诱捕器(间距30m/个)
可使羽化率降低78%。但需注意,粘虫胶需避开雨天施工,否则持效期会从45天缩短至7天。
山西运城果农采用"以虫治虫"方案:在越冬代成虫羽化期(4月中旬)释放赤眼蜂,每亩5000头。对比数据显示:

| 防治方式 | 虫果率 | 成本投入 |
|---|---|---|
| 化学防治 | 3.2% | 80元/亩 |
| 生物防治 | 1.7% | 35元/亩 |
该方案配合冬季刮除老树皮(保留浅黄绿色新皮),可使越冬幼虫存活率从71%降至9%。但操作时需把握刮皮深度≤1mm,避免损伤形成层。
甘肃天水某有机果园的创新做法值得借鉴:12月中旬采用高压热水(85℃)冲洗树干,既能灭杀96%的越冬幼虫,又可促进树体抗寒能力。但此法仅适用于树龄5年以上的健壮果树,幼树实施会导致表皮灼伤。
掌握苹小卷叶蛾以什么越冬的规律后,建议果农建立虫情档案:每年11月随机抽查20棵树,记录每平方分米越冬幼虫数量。当密度超过5头/dm²时,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。那些既不做清园、又不做树干处理的果园,注定会在次年春天付出惨痛代价——这不是预言,而是无数果农用损失验证的教训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