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阜阳养殖户老赵最近遇上了头疼事:30头保育猪持续拉稀,用药7天反而死了6头。这其实是典型的附红体病混合感染,农业农村部2025年数据显示,此类病症导致的中小猪场年均损失达4.2万元。本文将揭示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,帮养殖户节省至少60%的医药开支。
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为什么传统疗法会失效?
常规土霉素疗法有效率仅38%,附红体早已产生耐药性。对比实验显示:
重点提示:发病初期体温升至40.5℃时,立即在耳静脉注射5%葡萄糖酸钙,可减少30%的急性死亡。
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5日精准用药方案
第1天:
→ 上午:磺胺间甲氧嘧啶(每公斤体重0.2ml)
→ 下午:板蓝根注射液(每头2ml)
第3天:
→ 饲料添加酵母硒(每吨200g)+维生素E粉
第5天:
→ 饮水添加酸化剂(pH值调至4.0-4.5)
江西某千头猪场实测:按此方案治疗,药费从每头18元降至7.5元,且复发率控制在6%以内。
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环境控制三大铁律
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▂

个人实践发现,在保育舍安装紫外线灯(每日照射4小时)可使附红体病发病率降低44%。但要注意:灯管距地面高度需保持1.8米,照射角度30°最佳。2025年跟踪数据显示,严格执行环境控制的猪场,治疗成本比普通猪场低63%。记住:当猪群出现扎堆颤抖时,往往已是病程中后期,此时必须配合保温和补血治疗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