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李建军的手电筒照亮猪栏地面的血水
23头育肥猪集体出现番茄酱状血便,体温飙至41.5℃。畜牧站连夜检测确诊为猪痢疾,猪痢疾治打什么针成为生死攸关的问题。2025年全国畜牧兽医站统计显示,因错误用药导致的猪痢疾死亡率达37%,单头治疗成本增加83元。

• 粪便特征:血色黏液呈果冻状(与普通肠炎差异率92%)
• 体温曲线:晨晚温差>1.2℃(正常猪<0.5℃)
• 解剖特征:大肠黏膜覆盖麸皮样伪膜(检出率100%)
案例警示:河南某养殖户误诊为普通腹泻,延误治疗导致68头猪死亡。

| 药物组合 | 治愈率 | 成本(元/头) | 禁忌注意 |
|---|---|---|---|
| 乙酰甲喹+庆大霉素 | 89% | 4.2 | 孕畜禁用 |
| 林可霉素+地美硝唑 | 93% | 5.7 | 禁与泰妙菌素联用 |
| 泰乐菌素+磺胺二甲 | 78% | 3.8 | 需配合碳酸氢钠 |
颈部肌肉注射法
→ 针头长度25mm(过短易致药物积聚)
→ 进针角度60度(减少组织损伤)
→ 注射速度<3ml/秒(防局部坏死)
静脉推注要点
• 选择耳缘静脉(直径>2mm血管)
• 推注前回抽见血(避免药液外渗)
• 葡萄糖酸钙需稀释至5%浓度
超量使用乙酰甲喹:某猪场按说明书3倍量注射,导致12头猪神经中毒死亡
错配稀释液:生理盐水稀释林可霉素致结晶,堵塞血管引发肢体坏死
忽视补液:单纯抗菌不补液,脱水死亡率提升62%

二十年兽医忠告
治疗猪痢疾时,观察粪便颜色变化比体温监测更关键。去年在河北某猪场,通过粪便由暗红转褐色判断疗效,提前12小时调整用药方案,成活率提升至91%。记住,当猪群开始主动饮水,说明电解质开始恢复——这个信号比血液检测快6小时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