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养殖户最常问的问题是什么?"为什么别人的猪三个月出栏,我的要养五个月?"这和全价料配方的关系大着呢。就像新手如何快速涨粉需要掌握核心技巧,养猪也得抓住饲料配方的命门。昨天刚收到河北粉丝发来的配方照片——玉米堆得占七成,豆粕只放了一小把,这猪能长肉才怪。

全价料基础原料四大金刚
玉米(能量担当)得占60%左右
豆粕(蛋白来源)不能低于18%
麦麸(肠胃调节)保持12%-15%
预混料(微量元素)必须达到4%
有个反常识的知识点:去年山东某养殖场把麦麸比例从10%提到14%,猪群腹泻率直接降了四成。原来麦麸里的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,这个比例可不是随便定的。
阶段喂养的关键转折点
20-60公斤阶段:
→ 豆粕加到22%
→ 添加2%菜籽饼
→ 减少玉米到55%

60公斤以后:
→ 加3%米糠油
→ 掺入1.5%磷酸氢钙
→ 玉米回调到58%
湖南老赵去年犯了个错,育肥后期没调整配方,结果猪光长膘不长瘦肉。后来把豆粕从18%提到20%,配合每天两次驱赶运动,背膘厚度减少了5毫米。
自配料的三个死亡陷阱
① 迷信"蛋白越高越好"(超过20%伤肾)
② 忽视钙磷比(最佳1.2:1)
③ 乱加抗生素(破坏肠道菌群)

江西有个养殖户往饲料里猛加鱼粉,结果猪群集体出现血尿。检测发现蛋白摄入超标40%,把猪的肾脏给累垮了。现在他学乖了,每周都用试纸测猪尿酸碱度。
原料替代省钱方案
豆粕太贵怎么办?试试这些组合:
▸ 棉籽粕+菜籽粕(1:1混合)替代30%豆粕
▸ 发酵酒糟+玉米蛋白粉替代25%豆粕
▸ 膨化大豆+羽毛粉替代20%豆粕
重庆的张姐用餐馆废油代替豆油,每月省下2000块饲料钱。但要注意必须过滤杂质,而且添加量不能超过总料的1.5%,否则会拉肚子。

配方计算核心参数
每公斤饲料至少要含:
· 消化能13兆焦
· 粗蛋白16%
· 赖氨酸0.8%
· 钙0.6%
拿计算器算过才知道,用62%玉米+20%豆粕+14%麦麸+4%预混料,刚好能达到这个标准。但要是换成陈玉米,消化能就得往下调0.3兆焦。
常见问题快问快答
Q:全价料需要加抗生素吗?
A:非病不吃药!广西试验数据显示,添加抗生素的猪群,后期日增重反而比正常组低9%。

Q:霉变玉米怎么处理?
A:每吨饲料加1公斤蒙脱石,能吸附60%毒素。但霉变率超5%的玉米坚决不能用。
Q:小猪拉稀怎么调配方?
A:暂时用炒熟的高粱替代10%玉米,同时麦麸加到16%。等粪便成型再慢慢恢复。
这两年看到太多新手在配方上栽跟头。有个事情必须说清楚:别信那些"祖传秘方",现在规模化猪场的配方都是动态调整的。上个月去河南参观,人家的配料仓有八个投放口,根据原料价格每小时调整一次配方比例。普通养殖户虽然做不到这么精细,但至少每季度要根据市场行情优化一次配方结构。记住,没有万能配方,只有最适合当下行情的配方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