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王蹲在猪圈里发愁:刚出生半个月的仔猪集体拉白色稀粪,喂啥药都不见好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去年在山东某养猪场,技术员用三个简单步骤就让白痢发病率从60%降到8%。他们贴在墙上的防控流程图,藏着新手也能看懂的防治密码。

仔猪拉白屎在业内称为仔猪白痢,核心病因是大肠杆菌感染。这种病菌就像潜伏在猪场的"白色幽灵",专挑10-30日龄的仔猪下手。特别是2-3周龄的猪崽,发病率能达到40%以上,但死亡率通常低于5%。
三大推手加速病情蔓延:
江苏某养猪场2025年的案例很有代表性:连续阴雨天使产房湿度达到85%,导致整窝12头仔猪集体发病。经检测,产床缝隙中的大肠杆菌含量超标200倍。

预防措施(成本最低效最高):
治疗组合拳(见效快复发低):
山东养殖户张大姐的实战方案值得借鉴:在仔猪7日龄时,用0.1%高锰酸钾溶液擦拭母猪乳头,配合产床每日消毒,使白痢发病率从35%降至5%。

新手常踩的三大坑:
正确做法对比表:
| 错误做法 | 科学方案 | 效果对比 |
|---|---|---|
| 全天候开保温灯 | 阶梯式降温(每周降2℃) | 腹泻率↓40% |
| 直接注射抗生素 | 口服+注射联合用药 | 治愈率↑35% |
| 仅清洁可见粪便 | 立体消毒(空气+地面) | 病菌量↓90% |
省钱妙招:

浙江某中型猪场的数据显示:通过环境控制+精准用药,每头患病仔猪治疗成本从35元降至12元,年节省药费超3万元。
笔者的观察:最近在河南走访时发现,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猪场,仔猪肠道菌群恢复速度比传统疗法快2天。但要注意活菌制剂与抗生素的间隔使用——有个养殖户上午喂益生菌下午打抗生素,结果白白浪费了8000元菌剂。下次遇到仔猪拉白屎,不妨先检查保温箱的温度计,再闻闻产床的气味,有时候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藏在最基础的养殖细节里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