🏠山西运城的养殖户老张至今记得那个阴雨绵绵的早晨——刚出生3天的仔猪突然集体瘫在保温箱里,5小时内接连死亡14头。当他手忙脚乱联系兽医时,才发现这些看似普通的"体弱"表现,竟是仔猪败血症的典型症状。

在江苏农科院动物医院的接诊记录中,出生72小时内仔猪死亡率占全年总损失的43%(数据来源:2025年江苏省畜牧兽医局年报)。临床兽医王主任指出,精准识别以下三大症状组合,能争取4-6小时黄金救治时间:
🔥 体温异常警报
健康仔猪肛温38.5-39.5℃,败血症病猪会出现39.8℃以上的稽留热或36℃以下的低温症。河北某万头猪场的监测数据显示,体温>40℃持续2小时的仔猪,死亡率达78%(参考:《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控手册》)。
🩸 皮肤变化预警
耳尖、腹下出现针尖状出血点,脐带残端渗出脓性分泌物。2025年河南养殖户李女士的案例显示,20头出现脐炎症状的仔猪,未经处理的15头全部死亡,及时消毒处理的5头存活。

🍼 哺乳异常信号
健康仔猪每小时哺乳4-6次,病猪会出现含乳不咽、嘴角流涎现象。广西某猪场通过安装红外摄像头发现,发病仔猪的吮吸力下降至正常值的31%(数据来源: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报告)。
反面教材:
2025年湖北某家庭农场误将败血症当作普通腹泻,使用止泻药导致病程加速。50头发病仔猪中48小时内死亡39头,直接损失超2万元。
成功处置:
安徽养殖大户陈先生建立"三查三测"制度:
1️⃣ 查脐带:出生后立即用聚维酮碘消毒
2️⃣ 查体温:每2小时红外测温1次
3️⃣ 查活力:建立哺乳力评分表(附后)
配合母猪产前7天注射头孢噻呋钠,使仔猪发病率从17%降至3.8%(2025年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案例)。

| 评分 | 吮吸频率 | 吞咽动作 | 腹部饱满度 |
|---|---|---|---|
| 3分 | >5次/小时 | 有力 | 鼓胀 |
| 2分 | 3-4次/小时 | 断续 | 微凹 |
| 1分 | <2次/小时 | 无 | 扁平 |
当发现仔猪败血症有什么症状时,按以下流程处置:
⚠️ 特别注意:某养殖场曾因超量使用庆大霉素(0.2ml/头)导致6头仔猪急性肾衰,务必严格按照体重计算用药量。
产房管理黄金法则:
✅ 分娩前:用40℃0.1%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母猪乳房
✅ 分娩中:收集胎衣检查感染迹象
✅ 分娩后:2小时内完成初乳灌服(每头40ml)

江西某生物安全示范场通过"三度控制"(湿度65%、温度32℃、消毒浓度200ppm),使新生仔猪存活率提升至98.7%,这个数据让许多从业者意识到,仔猪败血症有什么症状不只是治疗问题,更是系统管理的试金石。
望着新建的恒温产房,老张现在每天带着温度计和记录本巡查。他特意在护理室贴上醒目标语:"观察细一秒,损失少十元"。那些惨痛的教训,终究化作了科学养殖的守护盾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