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的猪圈里,刚断奶的小猪崽撅着屁股拉出一滩白乎乎的稀便,养殖新手老张急得直搓手——这已经是本周第三窝出现"月猪拉白"的仔猪了。这种被称为"仔猪白痢"的病症,在10-30日龄的幼猪中发病率高达40%,去年河南某养殖场就因处理不及时,导致整批300头仔猪成活率仅剩六成。今天就带大家破解这种白色腹泻背后的秘密,手把手教你从病因识别到急救的全套方案。

① 病原体作祟
90%的月猪拉白由大肠杆菌引发,这种细菌就像肠道里的破坏分子,专门攻击未发育完全的仔猪消化系统。特别是产房温度低于25℃时,发病率会飙升三倍。
② 母体隐患
母猪奶水过浓或不足都是导火索。山东某猪场实测显示,乳汁脂肪含量超过7%时,仔猪腹泻率增加50%。而初产母猪未接种大肠杆菌疫苗的,其仔猪患病风险是经产母猪的2.3倍。
③ 环境陷阱
潮湿的产床是病菌的温床。广西养殖户记录显示,未及时清理的产床表面,每平方厘米大肠杆菌数量可达10^5个。当仔猪脐带伤口接触这些病菌,6小时内就会感染。

第一步:快速隔离
发现病猪立即转移至干燥保温箱,温度保持32℃。去年河北案例证明,及时隔离能使同窝健康仔猪感染率降低70%。
第二步:精准用药
▸ 轻度症状:庆大霉素0.5ml/头口服,每日2次
▸ 中度脱水:腹腔注射5%葡萄糖盐水10ml+维生素C 2ml
▸ 重度腹泻:氟苯尼考注射液0.1ml/kg肌肉注射
第三步:母仔同治
母猪饲料添加白头翁散200g/吨,连喂5天。江西某猪场采用此法,乳汁中的抗体浓度提升3倍,仔猪康复速度加快40%。

① 营养调控
哺乳母猪料添加0.5%小苏打,调节乳汁酸碱度。实测显示,PH值从6.8降至6.2时,大肠杆菌存活率下降60%。
② 环境管理
产床每日消毒两次,湿度控制在55%-65%。使用稻壳垫料比锯末更佳,吸水性强3倍且不易霉变。
③ 免疫程序
初产母猪产前25天、7天各注射一次K88/K99疫苗。广东某万头猪场实施该方案后,仔猪白痢发病率从35%降至8%。

④ 饲喂技巧
仔猪3日龄开始诱食,使用含乳酸菌的教槽料。7日龄仔猪每天采食20g益生菌饲料,肠道菌群建立速度加快50%。
① 滥用止泻药
某养殖户给脱水仔猪喂蒙脱石散,导致肠道梗阻死亡。正确做法应先补液再止泻。
② 忽视温度调节
河南养殖场曾用40℃暖灯烘烤病猪,反而加重脱水。32-35℃的恒温环境最利于恢复。

③ 随意更换饲料
突然改用高蛋白饲料会加重腹泻。应采用七日过渡法,每日替换比例不超过15%。
养了十五年猪,我发现治疗月猪拉白就像救火——快准狠是关键。新手要牢记"三早原则":早发现(观察肛门是否红肿)、早断奶(严重病例立即人工喂养)、早介入(发病6小时内用药)。去年指导的山西养殖户,通过建立"腹泻预警系统"(每日记录粪便评分),把死亡率从23%压到5%以下。记住,白色粪便不仅是疾病信号,更是养殖管理的晴雨表,治标更要治本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