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北保定某千头母猪场,去年冬季接连出现7头初产母猪产后瘫痪的紧急状况。这些母猪的共同特征是眼结膜苍白、耳尖发凉,甚至出现乳汁带血丝的情况。场长老李回忆:"当时每窝仔猪成活率暴跌至61%,最严重的那头约克夏母猪,产后三天体温骤降至37.8℃。"这场危机最终通过中兽医调理方案化解,但也暴露出产后气血管理的重大漏洞。

通过红外热成像仪监测发现,气血虚弱的母猪产后24小时体表温差可达4℃:
• 乳房区域温度较健康母猪低2.3-3.5℃
• 耳根部温度持续低于36℃警示血液循环障碍
• 蹄部温度差>1.5℃预示代谢功能受损
诊断黄金24小时:
产后6小时观察胎衣排出情况(完整度、异味)
产后12小时检测血红蛋白值(<90g/L需干预)
产后24小时评估初乳分泌量(<200ml/日触发警报)

华南农业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,四物汤加减方可提升母猪血清铁蛋白浓度38%:
▶ 当归15g+川芎10g(促进骨髓造血)
▶ 熟地20g+黄芪30g(调节T淋巴细胞活性)
▶ 益母草40g+红糖100g(加速子宫复旧)
煎服要点:
① 文火慢煎45分钟(禁用金属容器)
② 药液温度保持40℃饲喂(避免有效成分变性)
③ 连用5天后改为隔日给药
江苏某种猪场的对比实验显示,分阶段补充营养素可使母猪断奶后发情间隔缩短4.2天:

产后0-3天
电解质平衡液(氯化钾1.5%+葡萄糖5%)
产后4-7天
有机铁制剂(甘氨酸亚铁200mg/日)
产后8-21天
ω-3脂肪酸(鱼油添加量2%)
饲喂禁忌:
× 产后12小时内禁止高蛋白饲料
× 钙磷比失衡(>3:1)会抑制铁吸收
× 维生素E单日补充量不得突破400IU
山东德州某智能化猪场的环境监测系统揭示:

改造方案:
• 产床铺设5cm厚发酵垫料(含枯草芽孢杆菌)
• 安装二氧化碳自动报警装置(阈值设定1500ppm)
• 采用脉冲式通风系统(工作15分钟/停45分钟)
【养殖户自查清单】
若发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启动气血调理预案:
□ 母猪采食后出现反刍现象
□ 仔猪哺乳间隔超过1.5小时
□ 粪便中夹杂未消化的玉米颗粒
□ 呼吸频率持续>35次/分钟
请在24小时内测量直肠温度(正常值38.5-39.5℃),并采集耳缘血进行血涂片检查。遇到紧急情况可留言咨询,获取《母猪产后气血管理操作流程图》电子版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