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某猪场去年有23%的母猪产活仔数不足10头,技术员调整管理方案后,平均产活仔数从9.8头提升至13.5头,年增收37万元。这个案例揭示如何提高母猪产仔活数的关键:精准把控配种时机、优化孕期营养、改进分娩护理。

配种时机的黄金24小时
广西畜牧站数据显示:
│ 发情阶段 │ 受胎率 │ 平均产仔数 │
│ 静立反射初期 │ 78% │ 11.2头 │
│ 盛期 │ 93% │ 13.8头 │
│ 末期 │ 65% │ 9.5头 │
关键操作:每日两次查情,发现阴户肿胀消退、出现粘稠分泌物时立即配种(参考:中国农业大学《母猪繁殖生理学》)。
孕期营养的精准供给
河南某猪场对比实验:
│ 营养方案 │ 死胎率 │ 初生重 │
│ 常规饲喂 │ 7.2% │ 1.3kg │
│ 精准调控 │ 3.1% │ 1.6kg │
核心参数:
分娩监护的智能升级
广东养殖户安装的分娩报警系统:
✅ 红外体温监测(预警难产准确率91%)
✅ 产程超4小时自动报警
✅ 仔猪称重同步云端
实施后:

常见操作误区
成本效益分析
│ 改进措施 │ 单头投入 │ 年收益增量 │
│ 查情培训 │ 80元 │ +420元 │
│ 营养调控 │ 150元 │ +680元 │
│ 智能设备 │ 300元 │ +1200元 │
技术员老张说:"现在每窝多活3头仔猪,相当于每头母猪多赚1800元。"当产房响起初生仔猪的叫声时,这些数字就是最好的回报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