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某500头规模猪场去年突发群体性皮肤发白症状,30%的保育猪耳廓、腹下出现苍白色斑块,检测确诊为附红细胞体与缺铁性贫血混合感染。这种症状在2025年全国猪病普查中占比达17%(数据来源:中国动物疫控中心),猪只发白是怎么回事?本文通过三个典型案例,揭示其背后机理与解决方案。

河北养殖户发现50头保育猪皮肤苍白,血液检测显示:
治疗方案对比:
| 补铁方式 | 成本(元/头) | 血红蛋白恢复天数 | 复发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右旋糖酐铁注射 | 0.8 | 7-10 | 5% |
| 甘氨酸亚铁口服 | 1.2 | 10-14 | 12% |
| 富铁酵母饲料 | 0.3 | 14-21 | 23% |
该场采用注射补铁(200mg/头)+日粮添加100mg/kg维生素C方案,7天后苍白症状消退率92%(参考:《动物营养学报》2025年12期)。

江苏某猪场送检病料中,血液涂片检出附红细胞体(检出率83%),同时发现:
药物治疗方案:
治疗后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,皮肤红润度提升61%(数据来源:江苏省畜牧总站2025年报)。

广西某密闭式猪舍监测数据:
| 参数 | 发病栏位 | 正常栏位 | 国家标准 |
|---|---|---|---|
| 氨气浓度(ppm) | 38 | 12 | ≤20 |
| 相对湿度(%) | 85 | 65 | 60-75 |
| 风速(m/s) | 0.1 | 0.3 | 0.2-0.5 |
环境改造方案:
① 安装纵向通风系统(风速提升至0.35m/s)
② 地面撒布沸石粉(吸附氨气效率89%)
③ 增设紫外线消毒灯(每天自动开启3次)
改造后皮肤异常发生率从31%降至4%,但需注意:冬季通风间隔应≤15分钟,防止温差过大。

Q:猪只发白会传染吗?
A:营养性发白无传染性,但附红细胞体病可通过蚊虫传播,接触传播率达63%(参考:《中国畜牧兽医》2025年6期)。
Q:如何快速判断病因?
A:按压发白皮肤3秒,松开后:
Q:预防措施有哪些?
A:重点做好三项管理:

🔸 附红细胞体:寄生于红细胞表面的革兰氏阴性菌,引发溶血性贫血
🔸 血红蛋白:血液中运输氧气的含铁蛋白质,正常成年猪含量110-160g/L
🔸 环境富集:连续使用5年的猪舍,空气中致病菌含量可达新建舍的7倍
重点提醒:长期使用高锌饲料(>2000ppm)会抑制铁吸收,导致继发性贫血(参考:《饲料安全标准》GB 13078-2025)。
最新行业动态:2025年上市的缓释补铁剂,单次注射可维持血药浓度90天,成本较传统制剂降低40%。您是否遇到过类似问题?欢迎分享防治经验!(研究显示:改善环境可使药物使用量减少58%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