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在河南老王的养猪场,30头育肥猪接连出现呕吐,地上到处都是黄绿色黏液,最后查出是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超标。这场事故让他损失了8万元,也揭开了一个关键问题——养猪为什么有一直吐得?今天就带你看清三种常见致病因素,并附上经过验证的解决方案。

2025年山东某猪场的对比实验显示:使用含3%霉变玉米的饲料,猪群呕吐率是正常组的7倍。这些霉变饲料就像「慢毒药」,会持续刺激胃黏膜(nián mó),导致胃溃疡。有个简单检测方法:抓把饲料泡在10%盐水中,浮起的霉变颗粒超过30%就绝对不能再喂!
紧急处理方案:
广西某散养户曾发现猪吐出的黏液里有会蠕动的白线,经检测是胃线虫成虫。这种寄生虫会钻入胃腺(wèi xiàn)内,每只成虫每天吸血0.5ml。当感染量超过200条时,猪就会频繁呕吐。

防控时间表:
| 日龄段 | 驱虫方案 | 注意事项 |
|---|---|---|
| 30天 | 伊维菌素0.3mg/kg | 连用3天 |
| 90天 | 多拉菌素注射液 | 忌与油脂同服 |
| 150天 | 芬苯达唑拌料 | 需空腹给药 |
江苏养殖户老张去年给猪注射3倍剂量的土霉素止泻,结果全群呕吐。检测发现胃液pH值低至2.3(正常4.0-4.5),相当于往胃里倒盐酸。这种情况必须立即注射5%葡萄糖酸钙解毒,同时停食12小时。
常见药物风险等级:

胃溃疡:胃黏膜破损形成的创面,严重时会胃穿孔
霉菌毒素:霉菌产生的有毒代谢物,耐高温不易分解
胃线虫:寄生在猪胃部的线虫,成虫体长1-3厘米
今年三月在四川参观的智能化猪场给了我新启发:他们在每个料塔都装了近红外检测仪,发现霉变立即报警。这套系统让呕吐发生率从往年的18%降到1.2%,虽然设备投入要8万元,但每年节省的治疗费和饲料损失就有15万。养猪为什么有一直吐得?说到底还是管理细节不到位。下次看到猪吐,别急着打止吐针,先检查饲料袋角落有没有结块,看看驱虫记录是否过期。毕竟,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