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四点,河北邯郸的养殖户刘大姐被小猪的哀叫声惊醒——刚断奶的10头仔猪集体拉出喷射状黄水,其中3头已经瘫在保温箱里站不起来。"昨天还好好的,我家小猪拉稀是怎么回事?"刘大姐急得直掉眼泪,这可是她贷款买来的种猪后代啊!

刘大姐带着粪便样本冲到兽医站,检测结果令人心惊:
🦠 大肠杆菌K88:产床温度低导致菌群失衡
🦠 轮状病毒:母猪抗体水平不足
🦠 球虫卵囊:产床消毒不彻底
病原对比表
| 病原类型 | 粪便特征 | 传播途径 | 致死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细菌性 | 黄色水样带腥臭 | 接触感染 | 25% |
| 病毒性 | 灰白色糊状 | 空气传播 | 40% |
| 寄生虫性 | 暗红果冻状 | 环境交叉感染 | 18% |
| (数据来源: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报告) |
山东某养猪场的实战记录:
1️⃣ 禁食处理:立即停料12小时,仅提供口服补液盐(每升水加3.5g氯化钠+2.5g碳酸氢钠)
2️⃣ 灌服蒙脱石:每公斤体重0.3g+生理盐水调成糊状
3️⃣ 腹腔补液:5%葡萄糖+维生素C(20ml/kg)

"晚一小时处理,死亡率就翻倍!"场长展示监控记录:发病后6小时内干预的仔猪存活率92%,超过12小时存活率跌至47%。正是这种争分夺秒的处置,让该场全年仔猪存活率保持在96%以上。
江苏某生物安全示范场的防护措施:
▶ 保温灯悬挂高度从60cm降至45cm(地表温度从28℃升到32℃)
▶ 每日清理产床粪便次数从3次增至5次
▶ 母猪乳头消毒改用0.1%聚维酮碘擦洗
"我家小猪拉稀是怎么回事?"该场技术员指着消毒记录说:"产床湿度超过75%就会成为病菌温床,我们安装了湿度报警器,超标自动启动热风机。"

🔍 口服补液盐:调节电解质平衡的复方制剂,预防脱水
🔍 肠绒毛萎缩:长期腹泻导致肠道吸收面积减少的病理现象
🔍 母源抗体: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的免疫球蛋白
看着重新活蹦乱跳的小猪,刘大姐在养殖日志上写道:"控制腹泻不是靠药,而是要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。"此刻她终于明白,那些看似微小的温度计数字和消毒次数,才是守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盾牌。🐖💪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