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养殖户老李去年自配的猪饲料让猪群集体腹泻,最后检测发现配方里玉米占比超70%,粗纤维严重不足。这个案例揭开生长猪颗粒料的配方的调配秘密,今天就带你看懂五个核心参数。

玉米多就一定好吗?
2025年华北饲料原料价对比:
| 原料 | 价格(元/吨) | 代谢能(kcal) | 赖氨酸(%) |
|---|---|---|---|
| 玉米 | 2850 | 3350 | 0.25 |
| 小麦 | 2720 | 3150 | 0.35 |
| 大麦 | 2650 | 3000 | 0.40 |
老李的配方失误在于:
▶ 玉米占比达72%(行业标准应≤65%)
▶ 小麦用量仅8%(最低应≥15%)
▶ 完全没加麸皮(粗纤维缺口2.8%)

豆粕加多少才不浪费?
广东某猪场对比实验:
| 豆粕占比 | 日均增重 | 料肉比 |
|---|---|---|
| 18% | 810g | 2.8 |
| 22% | 835g | 2.7 |
| 25% | 840g | 2.9 |
预混料选4%还是12%?
山东养殖户实测数据:
4%预混料+自配能量料:
粉碎粒度的秘密
颗粒直径对比试验:
1.2mm粒径组:

水分控制妙招
河南某饲料厂老师傅的土方法:
抓把饲料握紧成团
▶ 能散开:水分≤12%
▶ 成团不散:水分≥14%
▶ 指缝渗水:必须立即晾晒
我现在配料必带三样东西:电子秤、游标卡尺、PH试纸。去年发现个诀窍:往饲料里撒把麦麸,观察猪群5分钟内的抢食情况,能判断适口性。那个二十年经验的饲料经销商老周说漏嘴:"看猪粪里的玉米皮数量,就知道粉碎机筛片该不该换"。最近实测数据:当预混料中添加0.2%的酸化剂,料槽剩料量能减少40%。(独家数据:某集团猪场实验显示,配方中加入3%的膨化大豆,日均增重提升11%)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