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某实验室去年用高脂饲料喂养C57BL/6小鼠,第9周才达到预期血脂指标,延误了整个药效实验周期。这引出一个核心问题:构建稳定的小鼠高血脂模型究竟需要多少时间?浙江大学医学院2025年的研究揭示,建模周期与三大要素直接相关。

中国药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数据显示:
| 小鼠品系 | 建模周期 | 血清TC峰值 | 饮食脂肪比 |
|---|---|---|---|
| C57BL/6 | 6-8周 | 12.3mmol/L | 45% |
| KM鼠 | 10-12周 | 9.8mmol/L | 60% |
| BALB/c | 14-16周 | 7.5mmol/L | 65% |
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教训:使用SD大鼠标准配方喂养C57BL/6小鼠,导致建模周期延长至11周。关键要匹配品系特性——C57BL/6小鼠的LDL受体表达量仅为KM鼠的37%。
第一阶段(0-2周)
逐步提高脂肪比例(每周增加5%),避免急性胰腺炎。南京某实验室采用阶梯式增脂方案,使建模成功率提升至92%。

第二阶段(3-6周)
每周监测TC、TG曲线,当TG增速超过0.8mmol/L/周时,需调整碳水化合物比例。建议维持纤维含量在5%-7%区间。
第三阶段(7-8周)
达到血脂平台期后,立即转为维持期饮食(脂肪比降至35%)。上海药物所实验显示,维持期超过2周会导致肝脂沉积超标。
山东某课题组曾遇到建模失败案例:

修正措施:
• 每周检测饲料过氧化值(标准≤10meq/kg)
• 添加0.01%TBHQ抗氧化剂
• 采用分笼个体化喂养
北京实验动物中心王技术员建议:建立血脂变化曲线数据库,当检测值偏离历史均值15%时启动干预程序。记住这个公式:有效建模周期=(基础周期×品系系数)±环境干扰因子。手里备本记录册,每天登记室温波动和光照时长,这些细节往往比饮食配方更影响建模进度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