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北廊坊的养猪户刘建军去年发现个怪现象——同批断奶的500头仔猪,有30%总剩料槽。他按每头日喂1.2斤的标准投放,结果日均增重只有320克。直到省畜牧站专家上门指导,调整饲喂方案后,日均耗料降至0.9斤,增重反提升到420克。这背后的门道值得深究。

咱们先看权威数据:中国农科院2025年发布的《仔猪营养需要量》明确标注:
(此处加分割线)
刘建军调整后的饲喂方案对比:

| 阶段 | 原方案 | 新方案 | 效果对比 |
|---|---|---|---|
| 断奶期 | 自由采食 | 6次定时 | 腹泻率降58% |
| 保育期 | 干料槽 | 粥状湿喂 | 日增重提22% |
| 育肥期 | 单一配方 | 阶段配方 | 料肉比降0.3 |
广东某万头猪场的监控视频显示:料槽设计不当导致12%饲料被拱出。主要浪费环节包括:
(此处加分割线)
湖北某养殖场的整改措施见效快:将U型料槽改为拱形防溅设计,配合安装自动下料器,饲料损耗率从9%直降到2.7%,年省饲料成本38万元。
刘建军现在每天必做三件事:

(此处加分割线)
具体操作参数:
十年养猪经验的老张:省料不是饿猪,而是让每粒饲料都消化到位。他现在用电子称重系统精确到克,但提醒新手别学某些场用限位栏硬控——去年邻村因此爆发咬尾症。最新数据显示,精准饲喂的猪场比传统饲喂增效19.8%。您家猪舍的料槽该升级了吗?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