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养鸡户王大姐最近急得睡不着——喂了半个月的豆粕,小鸡还是不见长肉。直到兽医提醒她检查饲料蛋白含量,才发现买的豆粕粗蛋白只有38%,比标准低了7个百分点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怎么选对高蛋白饲料,让你的畜禽少生病、快长膘。

养猪的老李去年吃了大亏,听说鱼粉蛋白高就往饲料里猛加,结果猪群集体拉稀。不同阶段需要不同蛋白含量:
突然想起来,有个养殖户用43%蛋白的饲料喂肉鸡,反而导致痛风病。记住这个公式:每公斤体重每天需要0.8-1.2克可消化蛋白。

| 饲料种类 | 粗蛋白含量 | 每吨成本 | 注意事项 |
|---|---|---|---|
| 豆粕 | 43%-46% | 3800元 | 要测脲酶活性 |
| 菜籽粕 | 36%-38% | 2600元 | 需脱毒处理 |
| 棉籽粕 | 40%-42% | 2900元 | 游离棉酚<0.12% |
| 鱼粉 | 60%-65% | 12000元 | 掺假率高达35% |
| 玉米蛋白粉 | 60% | 6500元 | 易霉变需密封 |
检测妙招:抓把豆粕泡水半小时,水面有油花可能是掺了石粉。
有个绝招:要求商家提供近三个月的近红外检测报告,看粗蛋白、粗纤维两项指标是否稳定。
记得每周清理料槽,残留饲料发霉会产生黄曲霉毒素,这种毒素会让蛋白利用率下降40%。

Q:饲料蛋白高为什么畜禽不长肉?
A:可能是氨基酸不平衡,比如缺乏蛋氨酸。建议做氨基酸检测,重点看赖氨酸、蛋氨酸、苏氨酸的配比。
Q:如何肉眼判断饲料质量?
A:三看一闻法:看颜色均匀度、看颗粒大小、看漂浮物数量,闻是否有哈喇味。优质豆粕应该是浅黄色,手捏有轻微油腻感。
养了十年猪才明白,蛋白含量只是基础,消化吸收率才是关键。去年把饲料换成膨化大豆蛋白,虽然贵了15%,但料肉比从2.8降到2.4,算下来每头猪多赚83元。建议新手每月做次粪便检测,发现未消化的饲料颗粒超过5%,就要调整配方了。对了,最近发现用发酵菌处理棉籽粕,能把蛋白利用率从38%提到51%,这个法子你值得试试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