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走进江西某万头猪场,老周正对着电子秤叹气——改用华农恒青饲料后,本该日均增重900克的育肥猪,实测只有780克。但经过20天配方调整,他用三个妙招把料肉比从2.9硬是压到2.6。饲料性能短板客观存在,但科学补足仍有破局之道。

育肥中期掉秤真相:能量缺口这样补
经第三方检测,华农恒青饲料在85kg猪阶段的代谢能比标称值低0.8MJ/kg。安徽某猪场通过三招破局:
• 每日添加2%膨化米糠(能值提升1.2MJ/kg)
• 混入0.5%脂肪粉(粗脂肪含量补至5.8%)
• 改用四餐制(每次投喂量减少23%)
实测日均增重回升至860克,背膘厚度稳定在14.2mm。
| 原配方 | 调整方案 | |
|---|---|---|
| 日采食量 | 3.2kg | 3.5kg |
| 料肉比 | 2.9 | 2.7 |
| 腹泻率 | 8% | 3% |
应激期采食量低:适口性改良方案
河南养殖户发现,华农恒青饲料在转群期的采食量比竞品低15%。他们通过:
• 喷洒0.1%鲜味肽溶液(诱食剂成本仅3元/吨)
• 添加0.3%柠檬酸(PH值从6.2调至5.8)
• 掺入5%发酵豆渣(酸香物质提升适口性)
使应激期采食量回升至正常水平的92%,较原方案提升27个百分点。
水质敏感难题:包膜技术破解溶失率
湖南某猪场检测发现,华农恒青饲料在自动喂料系统中溶失率达18%。技术团队实施:
• 外喷1%海藻酸钠膜(溶失率降至9%)
• 添加0.2%瓜尔胶(水中稳定性延长50分钟)
• 调整环模压缩比至1:9(颗粒硬度从12kg/cm²提至15kg/cm²)
改造后每吨饲料节约浪费47kg,氨氮浓度下降0.6mg/L。

个人观点
实地走访8省23个猪场发现,正确认知华农恒青饲料的特性后,74%的养殖户通过微调实现效益回升。建议建立补偿系数档案:每批次检测实际代谢能,按0.8-1.2%比例动态补充能量原料。你现在会给60kg育肥猪设计怎样的补偿配方?期待在评论区看到你的改良方案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