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接手养猪场的张磊盯着温度计发愁:寒潮来袭的深夜,猪舍显示16℃,隔壁老养殖户却说这个温度会害死仔猪。冬天猪舍的温度到底该调到多少度最合适?这个问题在养殖新手群里吵翻了天。其实农业农村部早有明确标准:产房温度应保持在22-25℃,保育舍18-22℃,育肥舍16-20℃(来源:2025年《畜禽养殖环境控制规范》)。但实际操作中,温度管理远比数字复杂。

不同阶段猪的温度需求
河北某存栏5000头猪场的监测数据显示:
▼ 温度偏差后果对照表
| 温度区间 | 日增重变化 | 料肉比波动 | 发病率 |
|---|---|---|---|
| 低于标准3℃ | -120g | +0.4 | 升高27% |
| 高于标准2℃ | -80g | +0.3 | 升高18% |
(数据支持:华中农业大学畜牧研究所)

温度管理的三大误区
山东养殖户刘强的教训值得警惕:
正确做法:
问题实战解析
问:夜间温度怎么控制?
答:建议设置三个监测时段:

问:温度不均匀怎么办?
答:试试土办法:
设备升级的效益账
河南某猪场改造案例:
💰 投入2.8万元安装智能温控系统
➔ 冬季日增重提高90g
➔ 肺炎发病率下降35%
➔ 每头猪节省取暖费11元
建议优先配置:

看着刚安装的温度曲线记录仪,张磊终于明白:猪舍温度管理不是调个数字那么简单。我的经验是,凌晨3点的猪舍温度最能反映真实管理水平——这个时候老养殖户都会披着棉袄去猪圈转一圈。下次遇到温度骤降,试试在走廊摆几盆水,这个土办法能缓冲3-5℃的温差波动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