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年全国饲料总产量降至3.15亿吨,同比下降2.1%,这是近十年首次负增长。统计系统数据显示,生猪养殖去产能导致猪饲料产量下降3.9%,但肉禽饲料逆势增长2.6%,宠物饲料则以9.3%的增速成为亮点。行业结构性调整中,浓缩饲料占比下降0.3个百分点,而配合饲料占比提升至93.2%。
为何水产饲料需求持续低迷? 极端天气叠加存塘量低位,2025年水产饲料产量同比下降3.5%,统计系统监测发现,淡水养殖饲料降幅(2.0%)小于海水养殖(8.7%),反映出内陆养殖抗风险能力更强。
山东、广东两省产量占比超26%,分别以4648万吨、3683万吨稳居榜首。统计数据显示,广西、贵州、新疆成为仅有的三个正增长省份,而青海、上海等6省降幅超10%。

散装饲料为何逆势增长10.7%? 规模化养殖场更倾向成本更低的散装模式,其占比已突破49%,统计系统预测这一比例2025年将达55%。值得注意的是,广东散装饲料增速达15%,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
34家百万吨级企业掌控55%市场份额,其中7家巨头产量超千万吨。统计系统追踪发现,新希望、海大等龙头企业通过海外市场扩张实现增量,2025年海外业务利润率提升3-5个百分点。
中小企业还有突围机会吗? 答案藏在细分赛道:功能性饲料添加剂产量增长7%,石香薷提取物等11种新产品获批,统计系统提示这是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突破口。

2025年玉米、豆粕价格暴跌16.8%、24.1%,带动猪饲料成本下降15.8%。但统计系统发现一个矛盾现象:氨基酸价格逆势上涨21.7%,维生素却下降1.9%,折射出营养配比技术正在重构成本模型。
饲料企业节粮成效超预期:豆粕用量减少206万吨,玉米替代量增加793万吨,统计系统测算此举为行业节省成本超50亿元。
从统计系统数据看,行业已进入“存量优化”与“增量创新”并行的新周期。那些能快速响应数据预警、在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的企业,或将主导下一个十年的竞争格局。而中小玩家的生存法则,或许就藏在统计报告中未被充分挖掘的长尾市场里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