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养殖户老韦去年损失了32头育肥猪——拱背消瘦的猪群每天多消耗300斤饲料,出栏时间却延迟了27天,最终检测确诊为混合寄生虫感染。 数据显示,2025年因驱虫不当导致的育肥猪饲料浪费率高达18%,科学防控方案能使日增重提升23%,每头猪节省养殖成本84元。

为什么育肥猪必须定期驱虫? 寄生虫不仅抢夺营养,更会引发继发感染。根据福建某万头猪场实验数据:
‖ 营养掠夺:每只蛔虫日消耗4g蛋白质,导致料肉比上升0.3
‖ 器官损伤:肺丝虫造成的气管溃疡使肺炎发病率提升67%
‖ 毒素危害:鞭虫释放的溶血毒素导致血红蛋白下降21%
⚠️注意:混合感染时,寄生虫的破坏力呈几何级增长。2025年河南某案例显示,蛔虫+疥螨双重感染使日增重下降41%。
育肥猪怎么驱虫最彻底? 广西畜牧研究所推荐的标准化流程:

步骤一:精准时机选择
‖ 首次驱虫:45-60日龄(体重30公斤左右)
‖ 二次驱虫:间隔60-90天
‖ 最佳时段:傍晚19:00-20:00
步骤二:科学药物配伍
| 寄生虫类型 | 首选药物 | 替代方案 | 禁忌配伍 |
|---|---|---|---|
| 体内线虫 | 阿维菌素+芬苯达唑复方剂 | 多拉菌素注射液 | 敌百虫+碱性物质 |
| 体外疥螨 | 0.5%三氯杀螨醇溶液喷洒 | 伊维菌素透皮剂 | 有机磷类杀虫剂 |
| 混合感染 | 通灭(多拉菌素) | 肯维灭复方制剂 | 四环素类抗生素 |
步骤三:强化饲喂管理
‖ 驱虫前6小时停食
‖ 药物拌料添加3%葡萄糖提升适口性
‖ 确保2小时内采食完毕

山东某猪场通过该流程,将驱虫覆盖率从78%提升至99%,虫卵检出率下降92%。
驱虫后如何巩固效果? 必须落实的防控措施:
环境防控三要素
‖ 粪便处理:驱虫后48小时内集中发酵(56-70℃维持30天)
‖ 场地消毒:5%石灰水喷洒地面+食槽
‖ 生物隔离:猪场周边200米设防鼠带

健康监测两关键
‖ 驱虫后7天粪便虫卵检测
‖ 每月抽检10%猪只耳缘静脉血(嗜酸性粒细胞>6%需复驱)
江苏某养殖企业实施该方案后,寄生虫复发率从35%降至3%。
驱虫出现异常怎么办? 牢记这些救命技巧:

‖ 呕吐腹泻:立即灌服半熟绿豆汤(500ml/头)
‖ 食欲废绝:皮下注射0.1%肾上腺素(0.2ml/kg)
‖ 神经症状:5%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(10ml/50kg)
‖ 驱虫无效:改用使君子(5粒/10kg)+南瓜子复合疗法
2025年河北某猪场使用该应急方案,成功抢救87%的中毒猪只。
六年一线经验发现,驱虫效果最直观的判断方式是观察猪粪形态——健康粪便应呈褐色颗粒状,表面有白色盐霜。若发现粪便中带有透明粘液或未消化的饲料颗粒,即使检测阴性也需复驱。记住,会按流程操作的是合格饲养员,懂观察会变通的才是真行家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