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北某养猪场,10%的小母猪出现后肢无力症状,兽医排查发现是饲料中钙磷比失衡导致。这引出一个关键问题:小母猪可以喂饲料吗?答案是肯定的,但必须精准控制营养配比。根据2025年农业部数据,科学饲喂可使小母猪初配受胎率提升23%,每头种猪多创造经济效益1800元。

小母猪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有特殊要求:
保育期(20-40kg):粗蛋白18%-19%,赖氨酸1.25%,钙0.85%
生长期(40-70kg):粗蛋白16%-17%,可利用磷0.45%,添加0.3%有机锌
初配前(70-110kg):粗纤维5%-6%,亚油酸1.2%,维生素E 60IU/kg
广西扬翔2025年实验显示:生长期饲料添加0.15%β-葡聚糖,可使小母猪发情日龄提前12天,初产活仔数增加1.8头(数据来源: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)。
对比三种常见方案的经济效益(以100头小母猪计):

| 方案 | 饲料成本 | 受胎率 | 终身产仔数 | 总效益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普通育肥料 | 3.8万元 | 82% | 48头 | 基准值 |
| 专用后备料 | 4.5万元 | 91% | 58头 | +7.2万元 |
| 自配精准料 | 3.2万元 | 88% | 54头 | +5.6万元 |
风险提示:河南某猪场使用高铜(250ppm)饲料导致6%小母猪中毒,调整为125ppm后生产性能恢复。
自配饲料必须控制的指标:
山东养殖户王师傅的实操经验:每月检测原料含水量,玉米超过14%立即晾晒,使饲料霉变率从18%降至3%。

当出现以下现象时需调整配方:
• 被毛粗乱:增加1%植物油,补充0.2%生物素
• 蹄壳开裂:有机锌提高至120ppm,配合0.1%蛋氨酸锌
• 发情延迟:添加0.5%亚麻籽,维生素A增至10000IU/kg
广东某猪场通过调整维生素D3添加方式(饮水补充改拌料),使肢蹄病发生率下降41%,淘汰率降低7个百分点。
现在很多养殖户还在用育肥料喂小母猪,我认为这是透支种猪潜力。去年指导的猪场改用阶段配方后,母猪使用年限从2.3胎提升至3.5胎,每头终身多产活仔9头。你们给小母猪喂的什么料?欢迎交流实操经验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