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出生的小猪崽蔫头耷脑缩在墙角,屁股上挂着黄水样的稀粪,这场景看得王婶直跺脚——这可是今年第三窝拉稀的仔猪了!😱有哪些原因能造成仔猪拉稀让养殖户这么头疼?今天就带大家揪出这些"隐形杀手",手把手教您见招拆招!

去年老张家的猪场闹过这么一出:刚断奶的仔猪集体拉黄绿色水便,3天死了20多头。后来兽医确诊是大肠杆菌+轮状病毒混合感染。这种"病菌病毒双打"的套路最常见:
防治绝招:

反面案例:李姐图省事用同一针头给多窝仔猪打疫苗,结果交叉感染导致整栋猪舍爆发腹泻,损失惨重!
您知道吗?新生仔猪从38℃的子宫掉到25℃的产房,相当于人光着身子跳进冰窟窿!去年冬天刘叔家小猪集体拉稀,就是因为保温灯坏了2小时。这些隐形温度杀手要警惕:
实战对策:
✅ 产房配备三层保温:地暖(28℃)+保温灯(32℃)+保温箱(35℃)
✅ 湿度控制器+排气扇,保持55%-65%黄金湿度
✅ 断奶时梯度降温,每周降2℃,让仔猪慢慢适应

正面案例:张叔在产房装了个二手温控系统,仔猪成活率从75%飙到92%,电费反而省了30%!
看着自家仔猪吃着高价教槽料还拉稀,赵哥气得直拍大腿——原来问题出在饲料配方!这些营养雷区千万别踩:
⚠️ 植物蛋白>22%:仔猪消化酶根本hold不住
⚠️ 锌<80mg/kg:肠黏膜修复能力直线下降
⚠️ 维生素E<50IU:免疫力比同龄猪低30%
科学喂养方案:

| 日龄 | 饲料类型 | 添加剂 | 饲喂方式 |
|---|---|---|---|
| 1-7天 | 初乳+代乳粉 | 乳酸菌0.1%+葡萄糖2% | 每小时人工补喂 |
| 8-21天 | 膨化教槽料 | 氧化锌0.3%+柠檬酸1% | 自由采食+定时定量 |
| 22天后 | 颗粒过渡料 | 益生菌0.2%+蒙脱石0.5% | 干湿料交替 |
血泪教训:钱老板为省钱用陈年玉米做饲料,黄曲霉素超标导致300头仔猪中毒,检测费都比饲料贵!
您绝对想不到,最常见的拉稀诱因竟是人的操作失误!看看这些真实案例:
救命 checklist:
✔ 早晨查房先摸仔猪耳朵(凉了赶紧加温)
✔ 喂料前闻饲料(霉变味立刻停用)
✔ 注射时一猪一针头(交叉感染风险降80%)
✔ 记录每窝排便状态(手机拍照建立健康档案)

教槽料:专门为断奶仔猪设计的易消化饲料,通常含乳清粉、膨化大豆等成分,像宝宝的辅食一样温和。
K88疫苗:针对大肠杆菌的亚单位疫苗,能像"特工"一样精准识别病原体,给仔猪肠道装上"防盗门"。
下次再遇到仔猪拉稀,别急着打针喂药!先对照这份指南排查有哪些原因能造成仔猪拉稀,从根源切断发病链。记住,养好猪的关键不在治而在防——毕竟健康的仔猪才是养殖场的"金元宝"呀!💰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