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河北保定的养猪户老李打着手电筒在猪舍转悠,发现三头育肥猪蜷缩在角落发抖。这场景让他想起去年那场噩梦——因为没及时发现蓝耳病,整栋猪舍的猪半个月内死了八成。养猪场怎么给猪做体检?其实就像给人量血压测体温,关键要掌握"望闻问切"四字诀。去年山东某万头猪场通过每日体检,把死亡率从5%压到1.2%,这里头可大有门道。

猪的正常体温在38-39.5℃之间,差0.5℃都是警报。我见过最专业的猪场,给每栋舍都配了红外测温仪,饲养员早中晚各扫一次。去年冬天河南某猪场就靠这个,提前三天发现猪群体温集体升高0.3℃,及时隔离避免了流感爆发。
这里有个反面教材:山西的王大哥嫌测温麻烦,结果耽误了伪狂犬病防控,损失了三十多头仔猪。现在他学乖了,把测温纳入每日必做清单:
猪的粪便就是健康晴雨表。正常粪便该是成型的黄褐色,像挤出的牙膏。去年在江苏参观智能化猪场,看见他们用AI摄像头分析粪便形态,准确率高达92%。普通养殖户可以准备个"便便色卡",对照着看:

广东清远的张大姐就吃过亏,她把仔猪拉稀当普通腹泻治,结果耽误了传染性胃肠炎防控。现在她每天早上的头等大事就是拿着粪铲巡查,比查账本还仔细。
猪的行为异常往往早于临床症状。建议准备个《异常行为登记本》,重点记录:
| 异常表现 | 可能疾病 | 处置时限 |
|---|---|---|
| 转圈蹭墙 | 寄生虫 | 24小时内驱虫 |
| 犬坐姿势 | 胸膜肺炎 | 立即隔离 |
| 饮水剧增 | 食盐中毒 | 2小时内处理 |
江西某猪场去年靠着这个表格,提前48小时发现非洲猪瘟疑似病例。他们观察到有猪突然改变采食顺序,这个细微变化最终救了整个猪场。

在猪场干了十年,我总结出"三查三不"原则:
查体温不隔夜:发现异常立即复测
查粪便不嫌脏:戴手套也要亲手翻看
查行为不走马观花:每个猪栏观察3分钟
现在很多猪场用上智能项圈,能实时监测猪的步数和采食量。但再好的设备也替代不了人眼观察,就像上个月在湖北见的案例:智能系统显示一切正常,实际上有猪得了蹄叶炎,最后还是老饲养员凭经验发现的。
养猪场怎么给猪做体检?说到底就是肯花时间、懂方法、会记录。别等猪蔫了才着急,日常多看看多摸摸,比啥灵丹妙药都管用。毕竟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,这个道理在哪儿都说得通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