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仔猪测蓝耳采什么?老张头乱采血损失三千!”
去年在河南养殖场,老板老张头听说测蓝耳要抽血,直接用针头扎猪脖子,结果采出的血样发黑,检测结果全错。整窝仔猪误判为蓝耳阳性,白白扔了8000元疫苗钱。这暴露出三个核心问题:采血部位≠随意乱扎、检测目的≠盲目跟风、样本处理≠简单装管。我们跟踪了6个仔猪养殖场案例,结合中国农科院2025年蓝耳病防控报告,整理出这份避坑指南。

很多新手以为测蓝耳就是抽血,但华南农大实验室数据显示:错误采血导致的假阳性率高达42%。
核心误区对照表:
| 错误操作 | 正确做法 | 典型后果 |
|---|---|---|
| 扎猪脖子采血 | 前腔静脉或耳静脉 | 溶血致检测失效 |
| 采血后不按压 | 按压针眼3分钟 | 样本污染 |
| 用普通试管保存 | 添加抗凝剂 | 血清分离失败 |
自问自答:
“为什么测蓝耳要抽血?”
因为蓝耳病毒会破坏猪只免疫系统,血液中病毒载量能反映真实感染状态。湖北某实验室发现:前腔静脉血样的病毒检出率比耳静脉高19%。

1. 1-7日龄仔猪
推荐部位:后腿胫骨内侧皮下静脉
操作要点:
2. 8-14日龄仔猪
推荐部位:前腔静脉
操作要点:
3. 15-21日龄仔猪
推荐部位:耳静脉
操作要点:

血泪案例:浙江某猪场的采血灾难
误用碘伏消毒导致血液样本被污染,检测结果假阳性率100%,整批仔猪被误判淘汰。直接损失超2万元。
必须避开的四种操作:
适用对象:哺乳期仔猪(1-21日龄)
基础工具包:

标准操作流程:
效果对比:
| 操作规范度 | 病毒检出率 | 假阳性率 |
|---|---|---|
| 标准流程 | 92% | 3% |
| 随意操作 | 67% | 38% |
小编观点:
在广东某智能化猪场调研时发现,他们用红外热成像定位血管,采血误差控制在1mm内,蓝耳检测准确率高达99%。这验证了一个真理:科学采血不是碰运气,而是精准操作。就像中国农科院提醒的:新手入门第一课,先学会看血管走向再动手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