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现在养猪咋这么讲究呢?前阵子我表弟刚建了个猪场,打电话问我:"哥,人家都说饲料要加赖氨酸,这一吨饲料到底该倒进去几斤啊?" 我当时就被问懵了,赶紧跑去请教了三位干了十几年的老兽医,这才摸着点门道。新手想快速掌握饲料配比窍门的,可得仔细看看下面这些干货了。

先说个反常识的事儿——你以为赖氨酸是补品使劲加?去年隔壁村老王的猪场就栽在这上头。他想着"营养好长得快",每吨饲料愣是加了15公斤赖氨酸,结果猪群集体拉稀,兽医来了直拍大腿:"你这是把氨基酸当猪食喂啊!" 所以说这用量啊,真不是越多越好。
不同阶段的猪崽子需求差老多了,咱们分三类说:
说到具体操作,给大家看个真实案例。我二叔的猪场去年试过三种添加法:
第一种:直接买预混料 结果:成本高但省事
第二种:自己买纯品调配 结果:每吨省80块但容易结块
第三种:跟发酵饲料配合用 结果:吸收率提升但前期投入大
他现在逢人就说:"别光盯着添加量,要和整体蛋白比例搭配着看!"

最近跟省农科院的专家聊天,他们实验室出了个新数据挺有意思。同样长到110公斤,精准控制赖氨酸用量的猪场,饲料成本能比随意添加的每头省23块钱。特别是夏天高温时段,他们建议把用量下调10%-15%,因为猪的消化能力会变弱。
有养殖户可能要问:那要是加少了会咋样?我亲眼见过最惨的案例是去年冬天,有个新手按书本标准加了量,结果猪长得特别慢。后来才发现问题出在原料上——他买的玉米蛋白粉实际含量比标注低了12%,这相当于每吨料少加了1.2公斤赖氨酸。所以定期检测原料成分特别重要,千万别偷这个懒。
最后说个容易忽视的细节。现在市面上赖氨酸分三种形态:70%含量的颗粒型、98%含量的结晶型、还有包被缓释型。以常见的70%含量为例,你要加到每吨料10公斤的话,实际有效成分只有7公斤。很多新手在这换算上栽跟头,建议准备个专用计算器。

个人觉得刚开始养殖的朋友,先把这几个数记牢:保育期别低于6公斤,育肥期不超过7公斤,母猪料至少9公斤起。实在拿不准就去当地畜牧站要份最新标准,比自己瞎琢磨靠谱多了。你们在实际喂养中遇到啥奇葩情况?欢迎来唠唠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