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同样的教槽料,有的猪场能让仔猪日增重多50克?
广西玉林某养殖场去年在饲料里添加特定酶制剂,断奶仔猪腹泻率从23%降到7%。这背后的秘密,就在酶的选择与配比。

① 中性蛋白酶
分解饲料中30%的植物蛋白,提高氨基酸利用率。添加量0.05%时,蛋白消化率提升18%。
② 木聚糖酶
破解谷物细胞壁,释放隐藏养分。每吨料添加50克,代谢能提高120大卡。
③ 淀粉酶
促进乳糖转化,预防断奶应激。试验显示:添加0.03%淀粉酶,采食量增加15%。

| 日龄段 | 核心酶种 | 添加量 | 增效措施 |
|---|---|---|---|
| 7-14日龄 | 乳糖酶+淀粉酶 | 0.08% | 配合酸化剂 |
| 15-28日龄 | 中性蛋白酶+木聚糖酶 | 0.12% | 添加益生菌 |
| 29-60日龄 | 纤维素酶+β-葡聚糖酶 | 0.15% | 补充锌剂 |
⚠️ 注意:酶活单位需达5000U/g以上,低于此值效果减半
错误一:高温制粒破坏酶活
超过85℃会灭活90%酶制剂。正确工艺:后喷涂添加,保持料温≤50℃。
错误二:与微量元素混用
铜离子使酶活性下降40%。解决方案:间隔2小时投喂,或使用包被型酶制剂。

错误三:忽视pH值影响
胃酸环境(pH2.5-3.5)下,普通酶存活率仅20%。应选用耐酸型(pH耐受2.0-6.0)。
方案A:复合酶制剂
选择含4-6种酶的预混型,成本0.8元/kg,适合中小猪场。注意核查保质期(液态酶≤3个月)。
方案B:定制酶谱
根据原料调整:

方案C:发酵预处理
原料+酶制剂+菌种发酵24小时,纤维素分解率提升40%。但需严格控温(32±1℃)。
十年配方师忠告
处理过78起酶制剂事故,总结三条铁律:
去年在山西猪场实测:通过调整酶添加时序(饲喂前30分钟拌料),料肉比从1.8降到1.65。记住:用酶如用药,差之毫厘失之千里!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