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东潍坊的养鸡场里,老张正把晒干的黑水虻幼虫掺进饲料,这个动作让他每月省下6000元豆粕开支。中国农业科学院2025年报告显示,可以作为饲料的虫类实际利用率不足15%,但科学使用昆虫蛋白的养殖场,饲料成本平均降低23%。

河北保定的昆虫养殖户发现,黄粉虫在28℃恒温环境下,每吨麦麸可转化出320公斤虫体蛋白。可以作为饲料的虫类中,黄粉虫有三大优势:
| 对比指标 | 黄粉虫 | 黑水虻 | 蝇蛆 |
|---|---|---|---|
| 粗蛋白含量 | 62% | 45% | 58% |
| 脂肪含量 | 17% | 28% | 12% |
| 钙磷比 | 1:2.3 | 1:1.8 | 1:3.1 |
| (数据来源:农业农村部《昆虫饲料资源白皮书》) |
浙江某养猪场用黑水虻幼虫处理餐厨垃圾,5个月实现:
关键操作参数:

江苏养鸭户李师傅去年夏季使用蝇蛆蛋白饲料,导致:
专家现场检测发现:蝇蛆在32℃以上会产生大量组胺,解决方案为:
广东昆虫饲料厂的试验数据显示:

但养殖难点在于:
在云南昆明的昆虫饲料博览会上,看着自动化的黄粉虫投喂系统,突然明白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 :昆虫蛋白替代30%传统蛋白源,能使畜禽养殖综合效益提升19%。此刻,传送带上的虫体正在被制成金黄色的饲料颗粒,这或许就是未来十年养殖业最重要的蛋白质革命。
版权声明:本文为 “好饲料网” 原创文章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;